在“健康中國”戰略穩步推進的當下,營養食療正以其獨特價值,成為提升全民健康素養、防控慢性疾病的關鍵力量。但熱潮之下的亂象不容忽視,如養生直播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主播將普通保健食品包裝成“神藥”,直播間里的熱銷保健品實為“三無”產品等。一方面是銀發群體舉著手機如饑似渴地學習養生知識,另一方面是監管利劍直指“偽科普”的無底線營銷,凸顯了民眾對營養食療科普專業化、規范化的期盼。
營養食療關注度與日俱增
在世衛組織發布的健康公式中,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個人生活方式占60%,遺傳占15%,環境因素占17%,醫療服務因素占8%。由此可見,生活方式是最有影響力的因素。研究數據顯示,營養干預作為一種經濟、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再住院、降低住院花費。
“合理膳食、營養均衡是健康的基石,而營養食療科普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能切實幫助民眾掌握科學飲食知識,改善飲食習慣,從根源上降低慢性病發病風險。”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主席楊月欣表示。
長輕營養食療的營養師給社區的中老年人分享營養與健康的知識。
值得關注的是,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在各年齡段中最低,知識獲取面臨家庭支持弱化、社會體系不完善等多重壁壘。當社區健康講座覆蓋有限,傳統醫療機構無暇深度宣教,智能手機便成了數千萬老人學習健康知識的橋梁。
樹立正確營養食療觀念
專業化、高品質的健康科普,不僅能讓老年群體學習更多的健康知識,并且有助于養成可以具體落實的行為習慣。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推動“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短視頻與直播成為健康知識傳遞新載體。
民眾對健康知識的渴求催生出萬億藍海,卻也滋養了投機者的溫床,比如部分機構營養師培訓三天速成,短視頻里的“養生大師”實為演員扮演。更普遍的問題是,用戶“學用脫節”,知道要清淡飲食,卻不懂如何搭配三餐;明白運動重要,卻找不到適合關節炎的鍛煉方式。
“網絡雖是人們獲取營養學知識的主要渠道,但信息繁雜、良莠不齊。專業化、規范化科普能夠提供權威、準確信息,幫助民眾辨別真偽,樹立正確營養食療觀念。”營養食療專家、陜西中醫藥大學教授辛寶分析表示。
為了整治行業亂象,在中央網信辦2024年開展的“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中,明確要求平臺應加強網絡主播規范管理,加強對主播資質核驗,“并對無認證資質、假冒專業人士身份開展直播的賬號依法依規依約從嚴處置。”
業內專家指出,正規養生直播間的本質是知識付費與健康服務的結合,之所以行業亂象叢生,凸顯出背后深層次矛盾在于,老年人健康需求增速遠超市場的服務供給能力。除了各平臺加強監管措施、依法嚴格管理外,老年人對正規健康科普的訴求應該被重視。在老齡化加劇,亞健康和慢病高發的當下,大力發展營養食療產業和相關服務,可以填補相關領域的需求缺口,以專業化、規范化、市場化提升國民體質,為廣大民眾提供健康保障。
“科研+服務”助力行業標準化發展
近日,新華網聯合長輕營養食療開展的調研顯示,八成中老年群體表示,愿意嘗試營養食療,61% 的中老年人已在非專業指導下付諸實踐。然而,在實踐過程中,高達89%的受訪者深感亟須專業營養食療指導,其中55%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愿意為專業指導付費。這充分表明,民眾對營養食療有著強烈訴求,亟待專業的營養師給予個性化指導、監督與陪伴。
在政策支持與行業推動下,營養食療科普正朝著專業化、規范化方向大步邁進。以行業頭部品牌長輕營養食療為例,據介紹,為了給用戶提供標準化程度更高的健康管理方案,長輕營養食療成立了專業的循證營養科學中心,所有方案均依托權威臨床營養研究成果,以及經過驗證的成熟飲食模式。此外,該中心匯聚了業內有臨床經驗的醫生和資深營養師,共同致力于研究和構建個性化、系統化的營養食療方案。
“為了保證營養食療全過程的執行質量,圍繞客戶的體驗,長輕營養食療會根據患者個人的具體情況定制解決方案。”長輕營養食療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全面評估與風險篩查、定制科學的方案、全程陪伴式服務、完善的保障機制以及持續的跟蹤服務,打造的5S服務體系有助于保障方案的科學性和人性化,確保良好的服務體驗和質量。
這種“科研+服務”雙輪驅動模式,為行業標準化提供了參照。北京營養師協會發布的《健康生活方式在體重管理實踐中的效果評價》報告顯示,在長輕營養食療提供服務的人群中,健康指數大都有所改善,其中89%以上的用戶慢病得到明顯緩解,80%以上的參與者體重減少10%—30%。
隨著相關部門、社會機構及企業紛紛入局,我國老年營養食療市場正加速邁向規范化與有序化。業內專家指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亟需持續加大科普力度,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強行業規范管理,讓營養食療科普真正惠及大眾,為實現 “健康中國” 目標筑牢堅實根基。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孫蔚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