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急著要來中國訪問,但這一次的氣氛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要在7月24日訪問中國,屆時雙方會共同主持第二十五屆中歐峰會。
看著是一次正常的外交訪問,但從外交部發布的公告措辭中,能看出這次有點不一樣。
對于馮德萊恩的到來,中方并沒有展現出歡迎的態度,甚至外交部都沒有用“應邀來訪”這類的詞,而是用的“經中歐雙方商定”。
不過也不能怪中方沒有禮貌,馮德萊恩來之前肯定能想到中方的態度。
畢竟最近這段時間,她對中方做了什么,沒人比她更清楚了。
馮德萊恩現在又低著頭來訪,中國肯定不能拒絕,但是在來之前,中國要先“約法三章”。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央視新聞】【環球時報】【南方網】【廣州日報】【澎湃新聞】(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馮德萊恩的“首鼠兩端”
馮德萊恩為什么要選擇在這個時候突然訪問中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她快頂不住了。
馮德萊恩自上臺以來一直都是緊跟美國的步伐,大哥干啥我干啥。
年初特朗普打關稅戰的時候,馮德萊恩聽了特朗普的話,對中國的汽車加征關稅,馮德萊恩是真被特朗普“忽悠瘸了”。
她以為中國沒什么辦法,沒想到轉頭中國直接把要賣給歐盟的稀土停了。
馮德萊恩一下有點慌了,稀土沒了歐洲的多種產業就得停一停了,這時候馮德萊恩再看向特朗普,只見好大哥的“關稅大棒”已經到自己臉上了。
主要是馮德萊恩這個人很矛盾,她有時候想強硬一點,但往往手里面牌不多,硬氣不了多長時間就不行了。
剛開始跟著美國一起向中國加關稅的時候,馮德萊恩面對中國的反制還很淡然,甚至還放出狠話,給中國三十天時間考慮。
結果中國根本不慣著,繼續進行相應的關稅反制,限制歐洲部分商品的進口,這么一來歐洲慌了。
這時候馮德萊恩才發現,跟著美國打關稅戰,對歐洲沒什么好處。
更關鍵的是,特朗普這個熱衷于制造混亂的總統,真是想著法的折磨歐洲。
馮德萊恩跟隨美國,但并沒有換來特朗普的“心軟”,特朗普反而對歐盟的態度更加“猖狂”。
關稅和其它國家一樣,照樣要收,美國對歐盟還是那套詞,歐盟在貿易中占的便宜太多了,美國現在要往回收一收了。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要求北約成員國掏錢去管俄烏的事,特朗普還是把歐洲當小弟了,我想讓你干什么,你就得去干。
馮德萊恩隨機陷入了一種兩難抉擇,一邊中國的經濟反制壓力太大,另一邊特朗普還天天“壓榨”。
她本來跟著特朗普走,但是越走越發現這川普是一點都不靠譜,現在馮德萊恩又開始想跟中國談談了。
所以之后出現了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馮德萊恩是一邊“罵”中國,一邊又想跟中國“求和”。
這次在決定來中華訪問之前,也是才放過“狠話”,只是狠不了三天就又想請中國“手下留情”了。
中國自然不會有什么“好臉色”,所以在馮德萊恩到達中國之前,有幾件事要跟她提前說清楚。
中方的“紅線”
7月21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正式宣布了馮德萊恩來華的消息。
當記者問到對于此次會晤有什么期待時,郭嘉昆的回答簡單明了:
中方期待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中歐關系。
這話已經說得相當客氣了,如果歐盟想跟跟中國好好談,中國愿意加強合作,只要不再搞事,什么都能談。
這其實也是針對馮德萊恩這段時間鬧出來的“幺蛾子”說的。
馮德萊恩簡直是把搖擺不定,首鼠兩端演繹到了極致,又想對中國動手,又承受不了代價。
7月18日,歐盟宣布進行第十八輪的對俄制裁,但是在其列出的制裁清單中竟然有中國的企業。
看到這份名單中國當然忍不了,連美國的關稅都不怕,還能怕你歐盟的制裁。
中方隨即回應這就是“莫須有”,奉勸歐盟早日收手好自為之。
中方還提到,是歐盟不聽中國的勸告,一意孤行,這就是向外界說明,是歐盟的問題,之后我要是反制歐盟,可別說我沒有提醒過他們。
但是馮德萊恩現在卻又想來中國訪問,這是她承受不住內部的壓力了,目前的歐盟已經到了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歐盟的抉擇
現在的歐盟內部很復雜,主席馮德萊恩在目前的局勢下“首鼠兩端”,而歐盟各成員國在對于美國的態度上又難以形成一致意見。
7月12日,特朗普向歐盟發出威脅,如果在貿易談判上再不讓步,就接著加關稅。
馮德萊恩立即對此進行了回應,口號喊的很響,堅決維護歐洲的利益,我們要反制。
但是外界根本不相信馮德萊恩會真的忤逆自己的美國大哥,事實上馮德萊恩也確實沒讓大家失望。
說完這話,僅僅一天后,13日馮德萊恩又說反制美國的事不急,先往后放一放,我感覺還有談判的可能。
但是法國這次忍不了了,法國的外交部長直接說,如果這次再跟美國“服軟”,那以后歐洲就別談什么信譽。
法國想要“硬剛”很好理解,在這場美國加征關稅,中國進行反制的“兩頭堵”亂局中,法國沒少受傷害。
馬克龍很清楚,如果再任由美國這么鬧下去,歐洲的經濟遲早有一天得“玩完”。跟美國混了這么久人家心里有你嗎?
什么盟友不盟友的,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面前,什么盟友都不管用。
馬克龍這幾年一直都在呼吁歐洲要走獨立自主的路,他一直希望歐洲能建立起戰略自主。
但很顯然,在當前的歐盟里,這個計劃很難實行,因為像馮德萊恩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現在歐盟面臨著很多問題,外部混亂不堪難以解決,內部的團結也在遭受著一次次的考驗。
擺在馮德萊恩面前的命題很艱難,在其訪問中國完成后,歐盟的政策會不會有所變化,一切拭目以待。
結語
馮德萊恩此次訪問中國,是當前歐洲深陷困境下的不得不來,也是主動求和的一次“戰略試探”。
馮德萊恩的左右問難,正對應了歐盟在對中美關系上的搖擺不定。
歐盟內部成員國各個“心懷鬼胎”,馬克龍極力想推行的歐洲戰略自主也寸步難行。
不過無論將來歐盟如何處理與中美的關系都應該明白,一昧的依賴他人是靠不住的,只有獨立自主才能掌握話語權,這點歷史已經給出太多教訓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源自:【央視新聞】【環球時報】【南方網】【廣州日報】【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