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還沒開啟美洲“竄訪”,美國就按耐不住先行動了?
賴清德打算八月竄訪中南美洲友邦、過境美國。擱以前,美國興許會給賴清德個機會,可如今美國的反應真是絕了。
還沒等到賴清德離開臺島,美國揚言:要撤走500名駐臺美軍教官。
解放軍也重拳出擊!列裝3000架次巡飛彈緊盯臺海,若是開戰,首小時解放軍出手就可讓臺軍關鍵雷達站全部陷入癱瘓。賴清德這回要是再搞事,也許連“老巢”都要不保了。
3000架巡飛彈,這數量一報出來,估計對岸那些人眼珠子都快黏在雷達屏幕上了。這玩意兒可不是鬧著玩的,就像一群智能小蜜蜂,能在天空中盤旋幾個小時等機會。等到合適時機,嗖嗖嗖就往目標上招呼。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套1小時癱瘓雷達的能力。現代戰爭啊,雷達就相當于軍隊的眼睛。沒了這雙眼睛,再強的部隊也是瞎子摸象,啥都看不見。
而臺風“丹娜絲”前腳剛走,臺灣中南部留下一片狼藉。斷水斷電的家庭,屋頂被掀翻的民居,民眾在泥濘和廢墟中掙扎,眼神里滿是無助。
這個時候,人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安慰,是強有力的救援。可他們等來的,卻是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一句輕飄飄的“不能什么事情都找軍人”。話音未落,輿論嘩然。這不只是一句話,更像一盆冷水,澆滅了災民心中最后一點火苗。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當局高高在上的姿態,原來在他們眼里,民生疾苦的分量,竟如此之輕。
天災令人揪心,人禍更讓人寒心。就在民眾清理家園的時候,臺軍的“漢光演習”卻在一片爭議聲中大張旗鼓地開場了。這場演習,仿佛是刻意安排的一出荒誕劇。
先是車輛追尾、裝備故障的“烏龍”接連不斷,讓人懷疑這究竟是演習還是事故現場。緊接著,用幾個菜籃子充當掩體的照片傳遍全網,瞬間淪為全球笑柄。這哪里是軍事演訓,分明是一場行為藝術。
更離譜的是,演習強行拉著民眾參與,美其名曰“全民國防”,實際上卻嚴重擾亂了正常生活,引得怨聲載道。一位退役將領痛心疾首地指出,搞所謂的城鎮戰,根本就是讓百姓當炮灰,是徹頭徹尾的自殺!一旦戰火燃起,臺灣片瓦不存,誰能幸免?
演習的真相是什么?無非是關起門來,給自己人壯膽,給島內某些狂熱的政治運動造勢,再扭頭向大洋彼岸的某個國家,秀出自己“以武拒統”的所謂決心。那四百名在場的美方觀察員,看得恐怕不是戰術,而是這枚棋子還有多大的利用價值。
島內焦頭爛額,賴清德卻已經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盤,他要出訪。計劃在八月去中南美洲那幾個屈指可數的“友邦”轉一圈。
當然,重頭戲不在終點,而在路上的“過境”。紐約、達拉斯,這兩個地名被刻意地釋放出來,充滿了政治算計。這趟旅程與其說是外交,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走秀”。
目的再明顯不過:一來,在國際上刷一波存在感,為“臺獨”主張貼金。二來,把島內民眾的視線從糟糕的執政表現和民生問題上移開。畢竟,沒有什么比制造外部緊張,更能掩蓋內部的無能了。
對于這場“過境”大戲,美國的態度卻曖昧得像一團迷霧,讓人捉摸不透。一方面,華盛頓的精英們似乎在踩剎車。一家名為“國防重點”的智庫公開發表報告,措辭罕見地強硬,建議白宮立刻撤走駐臺的約五百名美軍人員,別在中國家門口“玩火”。
這背后的潛臺詞很豐富。臺海局勢已經繃得太緊,美國怕擦槍走火,把自己也拖下水。特朗普急著訪華,不想因為臺灣問題節外生枝。更何況,美國早就對臺灣當局在防務上“光說不練”、只想依賴別人的態度感到厭煩。撤兵的建議,無異于在警告:別指望我會為你兩肋插刀,風險你自己承擔。
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在牌桌下塞過來幾張牌。眾議院通過的國防撥款法案里,明晃晃地列著五億美元對臺軍援。參議院也沒閑著,向五角大樓施壓,要求必須邀請臺灣參加2026年的環太平洋軍演,不請可以,但你得向國會寫一份檢討。
這一退一進,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其實很簡單:美國既不想為“臺獨”的瘋狂賭博埋單,又想繼續利用臺灣這張牌來牽制中國大陸。它希望這把火繼續燒著,但火勢必須在自己可控的范圍之內,絕不能燒到自家的屋檐。這是一種精于計算的自私,而非堅不可摧的承諾。
美國曾想拉著自己的盟友一起,為臺海這鍋沸水再添一把柴。可大家心里都有本賬,誰也不是傻瓜。日本政府悄悄地給在臺的日企吹風:萬一有事,你們得“靠自己”撤離。言下之意再清楚不過:別指望自衛隊跨海救人,我既不想違反和平憲法,更不敢公開趟這渾水。
韓國總統的表態則更加直白,直接一句“不會介入”,干脆利落地劃清了界限,選擇了中立自保。事實證明,在生存與利益面前,所謂的“盟友鏈條”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牢固。棋局兇險,誰也不愿成為別人的棋子。
當所有外部的虛張聲勢和內部的自我麻痹被戳破后,剩下的是冷冰冰的現實——兩岸軍事實力早已天差地別。臺灣方面所謂的“制空權”“制海權”,早已是歷史名詞。就連他們自己的軍事專家都坦承,臺軍根本擋不住解放軍的雷霆一擊。所謂依靠地面部隊打消耗戰,不過是黔驢技窮的無奈哀鳴。
另一邊,解放軍的武器庫里,三千架次的巡飛彈已經列裝,一旦啟動,一個小時內就能讓臺灣所有的雷達站變成一片廢鐵。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數量優勢,而是一種“降維打擊”式的威懾,足以讓任何冒險的念頭都顯得蒼白可笑。
牌桌上,大陸的反制也從未停止。曾經惠及臺灣多年的ECFA,其早期收獲清單正在一項項被終止,臺灣對大陸的出口額應聲大跌。經濟的寒意,遠比臺風更刺骨。《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利劍,更是始終高懸。
這場圍繞著動蕩之島的棋局,其實早已沒有懸念。那些企圖靠著外部輸血、內部叫囂來逆轉歷史大勢的舉動,終究只是一場徒勞的表演。這出“臺獨”的鬧劇,是時候該收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