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3日,彝良縣遭遇持續強降雨,樹林、洛旺、牛街等鄉鎮出現洪澇災害,造成道路、房屋、農作物等不同程度受損。全縣各級黨組織及廣大黨員干部以“汛”為令、“汛”速出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全力開展防汛救災、清淤清障和隱患排查工作,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筑起一道道牢固的“紅色防線”。
7月21日晚,彝良縣氣象部門相繼發布重要天氣消息、暴雨藍色與黃色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Ⅱ級和Ⅲ級預警,并提供“1262”精細化預報專題服務。
面對嚴峻汛情,彝良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于7月22日00時30分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并于00時45分發布緊急通知,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縣級派出16個工作組45人下沉一線,督促指導防汛搶險工作。縣委組織部于22日發布《聞“汛”而動,防汛有我——致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切實筑牢防汛安全防線,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沖鋒在前,當好一線“排查員”
洪水襲來時,他們始終沖鋒在前。
暴雨預警就是沖鋒的號角。彝良縣各級黨組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微信群、電話、大喇叭、敲門入戶等方式,將預警信息覆蓋到戶到人。嚴格執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實時關注雨情汛情,實地查看監測隱患點,發現險情立刻設置警戒標志,對排查出的風險點,建立詳細臺賬,并實行“一個隱患、一名黨員、一抓到底”的包干責任制。黨員干部披上雨衣、拿著手電筒,分赴各村組開展搶險救災。手電筒的光柱在雨幕中來回晃動,他們挨家挨戶敲響房門,呼喊著提醒群眾轉移,幫著攙扶老人孩子和轉移重要物資。
“多虧你們及時來幫我家搬東西,不然糧食全被水泡了,太感謝你們了。”22日凌晨,隨著雨勢持續加大,樹林鄉轄區河流水位快速上漲,全鄉黨員干部聞“汛”而動,迅速下沉一線,做好隱患排查、群眾轉移、應急搶險等工作。經過徹夜奮戰,全鄉成功轉移群眾94戶420人。
“個別群眾不配合避險轉移,我們只能反復動員,耐心做思想工作,將他們撤離危險區域,幾天下來嗓子都講不出話了。”角奎街道大河邊社區黨總支書記彭懷平介紹,接到預警后,社區黨總支第一時間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等80余人投入搶險一線。
在轉移安置工作中,黨員干部耐心勸導群眾轉移避險,確保應轉盡轉、不漏一人。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建立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機制,上門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安全轉移,確保撤離工作高效有序。
21日以來,全縣已組織2564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實施提前轉移避險,已緊急轉移安置群眾636戶2081人。
靠前指揮,當好全局“指揮員”
汛情就是命令,堅決扛牢防汛救災政治責任。
7月22日上午,為有效應對強降雨,彝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率領相關部門趕赴災情較重的牛街、樹林等鄉鎮指導搶險救災,16名掛鄉鎮(街道)縣處級領導迅速分赴現場指導搶險救援,督促落實轉移避險、隱患排查、應急處置等措施,確保“一長四員”在崗在位履職。依托“黨建+網格”優勢,組織縣鄉村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等力量下沉一線,強化運用“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24小時不間斷對轄區內的河道、地質災害隱患點、老舊房屋、低洼易澇區等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排查。采取“黨組織引領+黨員帶動+群眾自發”的模式,在全縣158個村(社區)組建158支3144人的防汛應急黨員先鋒隊伍,全面排查風險隱患,保持24小時備勤狀態,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穩定。
“育才街受威脅的群眾已提前進行轉移,轉移的群眾是24戶56人,一樓的重要家具家電已全部搬到安全區域。”7月22日晚,牛街社區干部郭均匯報群眾轉移情況。根據牛街鎮黨委、鎮政府的防汛工作部署,轄區群眾及時進行安全轉移,班子成員帶隊下沉到低洼地勢點幫助群眾轉移重要物資,時刻關注是否有回流人員和監測水位變化情況。
“昨晚的水位上漲實在是太快了,凌晨三四點的時候水就漲到家門口來了,還好鎮村干部和街坊四鄰提前來幫我們把冰箱等大件物品轉移到了安全地帶,沒有造成嚴重損失。”牛街社區育才街一位商戶說道。
貼心服務,當好后勤“保障員”
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防汛一線處處都是共產黨員奮戰的身影。
“床可以再靠著墻一點,床單可以拿過來……”洛旺村黨總支書記陳登云帶著村干部為轉移群眾鋪床,詢問轉移群眾的需求,確保為轉移群眾提供舒適、溫暖的休息環境。截至23日凌晨,洛旺鄉累計緊急轉移安置危險區域群眾482人。
在轉移安置工作中,按照前期建立的隱患排查臺賬,針對不同群體特點,采取分類安置措施,充分利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學校、村衛生室、閑置農房等安全場所作為臨時安置點。對集中區域或行動不便群眾,黨員干部肩背手扶,將其安全護送至臨時安置點。對獨居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嚴格落實“一對一”包保責任制。對有條件的群眾,協助其就近投親靠友,持續通過電話、微信跟蹤近況,確保“轉移即安心,安置有保障”。
自22日起,全縣組織各級黨員干部、群眾及應急隊伍,調用大型機械清理主要障礙,同時組織人員配合進行人工疏通,持續開展道路搶險保通工作。彝良公路分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組建3支共15人的搶通小組,爭分奪秒投入搶險,全力守護群眾出行安全與公路暢通。縣消防救援局緊急出動應急救援力量3車25人分別前往牛街和樹林兩個強降雨主要落區鄉鎮備勤待命。
風雨礪初心,危難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洪救災戰斗中,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汛”而動、沖鋒在前,讓黨旗在每一處險情處高高飄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責任擔當筑起“紅色堤壩”,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堅實的依靠。
目前,彝良縣防洪救災工作仍在緊張有序推進,黨員干部們仍堅守在崗位上,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來源/昭通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陳忠華 通訊員 楊樺 文/圖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馬思 編輯/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