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暑期以來,云南昭通市利用中小學校、青年之家、童心港灣、兒童之家等陣地,設置托管點997個,為1.6萬余名以留守兒童為主的青少年提供公益暑期集中托管服務。
水富市托管點少年兒童正在玩游戲。(共青團昭通市委供圖)
地處烏蒙山腹地的云南省昭通市,是全國脫貧人口最多、易地搬遷規模最大的地級市,也是云南省勞務輸出大市,常年外出務工260萬余人,在有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返貧的同時,客觀上也造成了農村留守兒童多達9.2萬名。為解決假期孩子無人照管的問題,去年,昭通市委、市政府下發了做好留守兒童寒暑假期集中托管服務和全覆蓋常態化開展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兩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024年,昭通市為9516名以留守兒童為主的青少年提供公益暑期集中托管服務。今年,自愿參加暑期托管的青少年增加到16069人。
方案要求,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將留守兒童假期集中托管服務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大事來抓,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教體部門牽頭,民政、婦聯、團委、工會等部門協同配合。每年寒暑假期結束后一周內,各縣(市、區)向市委、市政府專題報告工作落實情況。
根據方案安排,假期集中托管服務實行全免費,托管服務的陣地建設、設施配備、活動組織等經費由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提供,并為每個孩子提供免費午餐。同時,方案要求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節儉辦事、注重實效,不搞任務攤派,不得給基層下達不切實際的指標任務;不得“以點代面”,花重金打造不可持續運作的示范樣板;不得拔高標準,組織“高大上”的文娛活動;不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假期集中托管服務不低于30天,每天服務時長5—6小時。
昭陽區紅路馨居搬遷安置點托管點少年兒童在植物種植基地開展勞動實踐課。(共青團昭通市委供圖)
為做好此項工作,昭通各級團組織以暑期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平臺,公開招募大學生志愿者566人,按需匹配到學校和村(社區)托管點。返家鄉大學生、學校教職工、社區工作者等共2847人為托管的青少年提供了志愿服務。
此外,團組織還積極與教體、民政等部門溝通,制定暑期托管課程活動設置指導手冊,除繪畫、書法、音樂、體育、安全教育等課程外,還廣泛鏈接社會資源,豐富課程供給,如科普大篷車、創意手工坊、勞動實踐等;托管了942名少年兒童的昭陽區北閘街道紅路馨居小學,是全市托管規模最大的點位,學校圍繞愛運動、愛勞動、愛活動設計的課程,深受孩子們喜愛。
共青團昭通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昭通共青團將進一步豐富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加強資源整合,豐富活動載體,優化服務保障,把少年兒童假期集中托管這項民生工作做得更加精準、更有溫度、更可持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