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杜薇)當前,防汛工作進入“七下八上”的關鍵時期,千陽縣水溝鎮準確把握當前防汛工作的嚴峻形勢與挑戰,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堅持早部署、快行動、嚴落實,緊盯包保責任體系、隱患排查處置、應急叫應聯動三個關鍵環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擰緊責任鏈,下好防汛“先手棋”。堅決落實縣委各項政治要求、紀律規定和工作制度,黨政主要領導示范帶頭,24小時駐鎮值班值守,沖鋒一線、務實苦干,時刻繃緊安全之弦。建立健全鎮村組三級包保責任體系,嚴格落實7個風險區114戶臨崖戶及24戶特殊戶(老宅及外來常住戶)鎮、村、組干部包保叫應機制,果斷采取“人盯人”防搶撤措施,堅決不發生人員傷亡底線,利用微信群、應急廣播實時發布預警信息,確保預警到戶到人,切實提升實戰響應能力。
織密排查鏈,清除隱患“風險點”。立足防大汛、搶大險,集中力量對千隴南線沿線及村組易澇點開展拉網式排查,累計清理淤泥、垃圾30余噸,顯著提升排洪能力,消除內澇隱患。建立水溝鎮山洪溝汛期責任清單、重點區域及重點人群防汛排查整治責任清單、風險區包保責任臺賬,組建專班對全鎮河道、危房、危窯、臨崖戶等開展“地毯式”排查,對轄區5個地質災害點、14條山洪溝及千豐渠、躍進渠等重點區域和部位再次排查清障除險,確保隱患動態清零,日常實時監測包抓,一旦出現雨情汛情,應轉盡轉、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夯實保障鏈,提升應急“硬實力”。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原則,鎮村足量儲備編織袋、鐵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包、發電機、應急照明設備、雨鞋、雨衣、手搖警報器等防汛物資,開通4部衛星電話,建立物資臺賬,實行“專人管理、定期盤點、損壞即補”制度,確保關鍵時刻物資調運高效、保障有力。組建11支260余人的應急搶險隊,隨時處于臨戰狀態,防汛物資裝備前置到位、即調即用,開展技能培訓和裝備操作演練,確保拉得出、打得贏。明確10個村級應急避險安置點,設立危險區群眾轉移避險安置點25處,可承載安置群眾1200余人,對隱患點群眾、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敲門行動”,實行“一對一”幫扶機制,確保緊急情況有序撤離、妥善安置。
下一步,水溝鎮將繼續抓細抓實防汛備汛各項工作,針對性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提升群眾自我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構筑起堅實的防汛安全防線,全力守護轄區百姓平安度汛。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