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今年的防守線,真有點讓人看不懂,賽季初誰能想到,原本被不少人吐槽“來混日子的李可,會成了球隊中場最穩那塊磚,之前在國安打不上主力,狀態下滑,淪為替補,申花球迷一度覺得這就是“擺爛操作,結果李可硬是用實際表現,把質疑一一懟了回去,阿瑪杜受傷空出來的位置,他一頂上來,防守端滴水不漏,進攻端也能刷出數據,這種轉變,說句實話,確實有點出乎意料
當然,李可的逆襲不只是靠機會,申花主帥斯盧茨基用人思路也挺大膽,阿瑪杜傷了之后,申花防守后腰本來就缺人,斯帥本來是“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李可真成了救命稻草,這才是所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李可在場上拼勁和執行力,實打實給申花加了防守保險,防守端的覆蓋面,數據上看甚至比阿瑪杜在時還扎實一些,進攻也不是只會橫傳回傳,偶爾還能插上送出威脅球,這種攻守兼備的后腰,在目前中超其實不多見
問題也就來了,申花這邊剛把李可磨成寶,魯能那邊已經在虎視眈眈,魯能后腰一直是短板,黃政宇和李源一,說實話一直沒打出讓人放心的表現,尤其李源一,前段時間狀態還行,但自從國足落選后,整個比賽氣質有點“隱身,助攻是有,但穩定性不夠,關鍵比賽容易掉鏈子,魯能球迷也看明白了,球隊想升級,必須有個能攻能守的硬核后腰,李可這種歸化背景加實戰能力,確實是理想人選,不買都對不起自己
所以現在大家都在盯著申花續約動作,李可合同年限沒剩多少,魯能開出高薪據說已經板上釘釘,主帥韓鵬甚至愿意以他為核心定制技戰術,這種待遇擱誰誰不心動,但主動權其實還在申花手里,現在問題不是李可愿不愿意走,而是申花愿不愿意放,斯盧茨基如果認為李可是下賽季的主力拼圖,那接下來兩個月申花管理層多半會抓緊談續約,否則真有可能被魯能截胡,球迷之所以急著呼吁俱樂部出手,就是看明白了李可的上限和稀缺性
其實這事也不只是球員個人命運,更像是中超現狀的縮影,歸化球員這幾年爭議不斷,李可在國安一度被當雞肋,到了申花突然變身香餑餑,這背后既有個人狀態調整,也有球隊用法和體系適配的問題,所以有時候球員不是變強了,而是環境和角色變合適了,李可的成功算是給那些被貼上“水貨標簽的歸化球員爭了口氣,當然也給其他中超俱樂部提了個醒,別輕易把人貼死
球迷群體里意見分歧也挺明顯,有人覺得李可狀態回暖只是階段性,真到關鍵時刻未必能抗住,尤其是面對魯能這種體量球隊,能不能繼續高光還不好說,也有人覺得申花應該放人,趁著魯能給高價直接套現,畢竟球隊需要資金周轉,關鍵看續約談判開價和球員意愿,但不管怎么選,這波操作至少說明一點:申花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只會“擺爛的俱樂部,管理層思路更靈活,球員價值也能被二次激活
韓鵬這邊算盤打得響,想靠引進李可補齊短板,甚至圍繞他重新搭建中場體系,說到底還是看中了李可的歸化身份和多面手屬性,但足球不是打游戲,單靠引援未必能立竿見影,魯能這兩年投入不少,但核心位置一直沒補到位,李可要是真的來,能否適應新體系,以及和原有球員的化學反應,都是未知數,別忘了,李可在國安后期也是因為體系不合才被邊緣化,能不能在魯能復制申花的高光,真不好說
再說回申花,其實這波操作對俱樂部的管理和球員定位都是一次考驗,留李可,球隊戰術穩定,球迷信心也會更足,放李可,能換來資金和陣容調整空間,不至于被動挨打,不管怎么選,這種局面至少比以前那種只能被動接受轉會強太多,現在的中超環境,對俱樂部和球員來說,其實都是雙向選擇,誰能把握主動權,誰就能多一分定價權
展望后續,李可這筆潛在轉會,肯定不會一錘定音,申花球迷和魯能球迷估計還要“對噴一陣子,管理層的談判桌上,各種條件和籌碼還要反復拉扯,最后結果要看誰能給出最有誠意的方案,李可自己怎么選也很關鍵,畢竟職業生涯有限,這次選擇直接影響后幾年走向
所以說,這場圍繞李可的拉鋸戰,既是申花和魯能的博弈,也是中超俱樂部管理能力和眼光的較量,球員個人的逆襲故事和球隊利益交錯在一起,才讓這事變得更有看頭,至于最終結局如何,咱就等著看,是申花留得住寶,還是魯能如愿以償,反正這出大戲,才剛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