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7月22日,由中國婦女報社(全國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主辦,長沙市婦聯協辦的“融合向未來”媒體培訓研討班在湖南長沙舉辦。來自20余家媒體的編輯記者,以及長沙市婦聯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培訓,通過理論學習、案例分析、分享交流,進一步提升對兒童青少年殘障融合議題的關注度、傳播力、行動力。
“既關注特殊群體,又強調全體成員”“既講設施,又談環境”“既說熱鬧,又講門道”……培訓中,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干部顧冰就“多視角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報道”進行闡釋解讀。同時,以“共建‘有愛無礙’社會環境”為題,從立法背景和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制度亮點、做好貫徹實施注意的幾個問題,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進行深入解讀。
圍繞國內殘疾兒童保護法律體系,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副教授孫計領博士進行深入講解,并以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校園無障礙環境建設為例,分析闡釋殘障融合和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關系,重點解讀“無障礙環境”的內涵、受益人群、內容與價值,分享交流無障礙宣傳報道存在的不足、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我國涉及殘疾人保護的法律和行政法規有180多部,貫徹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出臺《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開展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健全殘疾兒童關愛體系,完善殘疾人教育體系,推進融合教育,低視力學生大字版教材列入義務教育國家課程用書目錄,努力為殘障融合發展營造有利環境。”孫計領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兒童保護項目官員李侁瑞介紹了全球殘障兒童青少年發展概況、兒童權利與殘障融合相關情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政府及各界合作伙伴攜手開展的相關項目的情況及展望,并對媒體在對“兒童青少年殘障融合”“無障礙環境建設”等議題報道中,應遵循的原則與指南進行指導。
媒體如何做好兒童青少年殘障融合議題的宣傳報道?顧冰通過列舉一系列媒體報道案例,探討無障礙環境建設報道如何“出圈”“出彩”又“出效”。孫計領認為,涉及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宣傳要重點宣傳無障礙環境理念、知識、文化、意義和價值,提升全社會的無障礙環境意識,消除錯誤認知。同時要融入大局,與城市更新、適老化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相結合。
在研討交流環節,專家和學員圍繞培訓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了意見建議。據了解,中國婦女報社(全國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已連續17年就兒童權利的相關議題組織媒體從業人員進行能力建設,圍繞兒童保護、健康、教育等諸多領域在全國多地開展了一系列專題培訓,有效提升了各地主流媒體的兒童視角、報道能力和媒體責任。(邵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