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參加閱讀活動能用積分兌獎,家長們一起學習,還自發做美食,鄰里關系可和諧了!”近日,昭通市昭陽區龍泉街道春暉社區居民楊大姐邊做炸土豆邊笑著說。如今,昭陽區轄區內的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度融合,成為推動基層治理的“助推器”。
在春暉社區讀書活動中,學生與居民圍坐互動,閱讀交流氛圍濃厚。孟興緣攝
資源整合讓“閑置空間”變“服務樞紐”。過去部分農家書屋因書籍更新慢、活動單一陷入“有場無市”的境地。融合后,當地盤活資源,讓書屋“活”起來。龍泉街道北正街社區將書屋作為文明實踐站核心,引入公司化運作,聯動學校企業組建“志愿講師團”,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新模式。鳳凰街道文淵社區增設“實踐角”,融入手工制作、托管服務,讓“一老一小”感受文明新風。
社區農家書屋。賴應涵攝
活動創新讓“單向傳播”變“雙向互動”。融合打破“借書還書”單一模式,“閱讀+實踐”讓理論學習更接地氣。龍泉街道春暉社區推出“積分兌換”,村民參與活動可獲積分兌換獎品。北閘街道同心社區依托相關機制,年均開展政策宣講等活動覆蓋2000余人次,書屋成為“文化紐帶”。
效能延伸讓“文化陣地”變“治理抓手”。融合后的書屋成為凝聚民心、化解矛盾的平臺。村民在交流中增進理解,在學習中統一思想,培育文明新風。如今村民從“要我來”變“我要來”:有人學技術、謀發展,有人議村務、提建議,有人交朋友、解心結。
文明實踐活動中志愿者向老年群眾宣講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知識。顧幫丹攝
在昭陽區,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雙向賦能”正以文化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來源/人民網云南頻道 昭陽區委宣傳部 賴應涵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馬思 編輯/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