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參觀選礦廠車間時,意外跌進浮選槽溺亡,相信許多人,都看過有關事件的報道,
但是,事件的經過,以及救援過程,還有浮選槽內的情況,卻一直不得而知,引發全網熱議。
7月25日,官方媒體,再次發布最新進展,公布了6名大學生選礦廠參觀,突發事故和救援過程,完整時間線,以及浮選槽內的礦漿的具體情況。
根據媒體報道,此次來參觀的大學生,為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2022級本科生,浮選生產實習培養方案規定為2學分,課程性質為必修,實習時間,大多數都是安排在暑假期間,參觀學習時長2周。
此次,參觀的人員,共計51名學生,4名老師陪同。
7月21日,55名師生來到廠區,企業安排了人員,進行了安全教育培訓。
22日和23日,在車間工人的帶領下,參觀學習。
23日上午10點20分,參觀期間,突然有師生跌入浮選槽中。
工人發現后,立即呼叫工友救援,同時,讓工友關閉了浮選槽電源。
當時,6名大學生掉入了浮選槽,一名男老師卡在中間,沒有掉入浮選槽里面,先行將老師救出;
這名男老師,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根本不是網傳截肢了一條腿。
過了40分鐘,救援隊趕到現場,進行救援。
12點01分,第一個大學生救了起來,12點40分,最后一名大學生救出。
算算時間,突發事故到第一個學生打撈出來,共計花費了1小時40分鐘;
最后一名大學生,則花了2小時20分鐘。
人命關天,刻不容緩,
這樣的救援,顯然不讓人 滿意,
安全生產,對于突發事故,用時過長,個人認為,缺乏事故緊急救援的機動性。
除此之外,官方也披露了,浮選槽內的具體環境:
涉事車間主任透露,浮選槽的礦漿,并非網傳強酸、強堿,溫度高;
實際上礦漿浮選槽礦漿pH值為8—9左右,溫度在30-40攝氏度,不存在強酸、強堿和高溫的狀況。
事發時,6名大學生和老師,站在浮選槽上方一處格柵板上面;
格柵板的材質為金屬鋼,尺寸在1米×2.6米,礦漿液面,距離格柵板2米左右。
根據車間主任提供的信息,用電腦模擬了一下,當時6名大學生和老師的所處位置;
7個人的體重,按照一個人120斤,總共有840斤,
格柵板支撐能力暫且不計,因為材料是鋼,自然不會斷裂,頂多只會變形。
可是,邊緣是用螺絲固定的,因為礦漿濺起的液體,時間過長,會導致固定螺絲生銹。
自然而然,承受不住重量,螺絲失去了固定能力,直接導致格柵板松動,側翻,脫落,
站在上方的師生,才會失足跌入浮選槽內。
6個大學生,為了2個學分,丟了性命,是可悲的;
令人更加悲痛的是,其中一名大學生,來自重慶市巫溪縣一個村子,家庭經濟條件貧困,上大學的錢,都是貸款的;
他還有一個弟弟,正在讀高三,眼瞅著作為長子的他,可以賺錢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條件,卻不想,意外喪命。
這位大學生的同學還透露,他上高中,還是他的母親,花錢租房子陪讀,是村子里的一個985大學生。
父母的托舉,讓一個孩子上了大學,還是重點大學,里面的付出和辛酸,自不必說。
關于涉事企業的一些資料,在網上檢索了一下,2023年應急管理部門已發現該處"承載力不足"并下達整改通知,但企業未落實;
然而,在企業的公眾號文章匯總,企業還發布"零事故"宣傳文刊,真是極大的諷刺。
目前,涉事企業,2月發布的宣稱"完成格柵板更換,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該文已刪。
安全生產,從來不是口號,更不是一項費時不討好的工作,而是對生命的重視,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若不重視安全,出了事故,將是一個家庭, 甚至多個家庭的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