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湖畔,兩場跨越時空的演出正在上演。東安湖的蛻變,得益于大運會的舉辦。“成都成就夢想”這句響亮的口號,如同蝴蝶振翅一般,激發著一座城市蓬勃向上的動能。
在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孩童們笑聲清脆。城市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樂園。
2023年7月,兩年前那個青春激揚的夏天,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四川視察指導并出席成都大運會開幕式。
“益,古大都會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
“歡迎大家到成都街頭走走看看,體驗并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殷殷囑托,聲聲入耳;綿綿厚望,念念于心。
這些催人奮進的深情話語,化作奮斗追夢的強大力量,成為砥礪向前的指南和路標。
又是一年盛夏時。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勢之年。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拼搏奮進、創新創造,成都正努力繪就更加美好的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新圖景!
強定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
城市前進的步伐,總是因為一個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節點而鏗鏘昂揚。
7月的興隆湖,水清岸綠,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湖濱場館即將投用。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首次提出建設“公園城市”的理念,擘畫了城市發展的美好藍圖。
2023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成都大運會開幕式并宣布大運會開幕。“體驗并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包含著諸多期許,賦予成都更重要的角色定位和使命責任。
新的征程上,成都站位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觀大局之所需,盡一域之所能。
齊心唱好“雙城記”。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極核城市,成都與重慶的雙核聯動聯建不斷走深走實,“經濟圈”正在成為“活力圈”。
全力建好“示范區”。成都推動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與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城市更新等統籌聯動,謀劃更多“小切口”的民生務實舉措,持續點亮煙火里的幸福。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就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支持成都全面增強經濟增長動能,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集聚高端資源要素。當下的成都,正聚焦“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定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增強城市動能,提升競爭力。
7月24日,成都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出爐,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10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一個現代化的成都,堪當時代重任。一個硬實力的成都,折射萬千氣象。一個幸福宜居的成都,讓每個人心有所歸。
“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們的戰略目標始終不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藍圖既管全局又管長遠。目標既定,必須扭住不放,在新起點上書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新篇。
7月11日,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持續塑造“公園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體品牌,將培塑更多展現錦繡山水、蜀風雅韻、巴適安逸的文旅新名片,讓“到成都街頭走走看看”成為文旅風尚和消費潮流。
新征程上,成都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楫篤行,保持戰略定力,鉚足干勁,努力把總書記擘畫的戰略藍圖、賦予的時代重任變為現實,在服務國家戰略、全省發展大局中走在前列。
增實力
緊扣目標強動能
7月18日,中國首臺商業化直線型場反位形聚變裝置在成都點亮,“人造太陽”的夢想加速“照進現實”。
近年來,成都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呈現向好態勢。
看科技創新動能澎湃——
建強創新平臺,高標準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等建設;增強轉化能力,深入開展“科創天府·智匯蓉城”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做強創新生態,組建成都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錨定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成都創新的活力、創造的激情奔流競發。
看經濟增長量質齊升——
去年以來,成都常態化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著力培塑“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品牌,市場信心不斷增強。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創新組建成都招商中心,推動蓉品蓉企“出川出海”……成都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多措并舉推動消費火、投資旺、外貿穩,跑出增長加速度。
看產業發展向新攀高——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去年10月,成都部署實施“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推動產業園區現代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今天的成都,優勢產業穩步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已擁有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為西部之最。
看對外開放活力四射——
4月15日,成都召開全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緊接著第二天,2025成都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拉開帷幕……成都始終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開放經濟持續擴大、對外交流深化拓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讓成都發展融入世界,也讓世界看到成都魅力。
高質量發展鑄造城市硬實力。一張張“成績單”,詮釋著成都牢記囑托、走在前列的奮進擔當。
揚活力
幸福成都再出發
“城市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城市。”
7月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擘畫了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藍圖。
“城”為人而建、“市”因人而興,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成都堅持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向著讓城市更美好幸福的目標不斷邁進。
實現內涵式發展,就要更集約更高效——
從2024年11月,確定15個縣(市、區)最新定位,再到以“1+5+4”為抓手,推出《成都市推動縣市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成都正在讓城市結構更優化,讓品質再提升。
轉變發展動力,要更加注重特色發展——
以“立園滿園”行動為路徑,成都就是要突出專業化、特色化方向,以融合式發展提升產業規模和競爭力。
城市風貌的各美其美,也需要因地制宜。今年1月全面啟動“凈優亮美”專項行動以來,成都生活垃圾無害化率已實現100%,200個街巷街角將化身“金角銀邊”。
幸福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聚焦“投資于人”,今年以來,成都先后發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點領域工程項目計劃、民生項目機會清單等。
開展“開門治堵”,21家醫院從“堵到心慌”變為“有序通行”,目前全市第一批交通堵點治理任務已全部完成、第二批實施進度超八成。
建設“智慧蓉城”,市民訴求15分鐘抵達鎮街……讓溫度更暖、精度更細、智慧化程度更高,城市的幸福度才會不斷攀升。
幸福城市,既有山水人城之間的和諧相融,亦不乏文商旅體各方面的活力綻放。
以文潤城是重要支點,連續6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成都造”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以綠著墨是鮮明底色,成都的綠色低碳產業和零碳社區案例入選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持續擦亮“三城三都”品牌,今年以來,55場大型演唱會拉動綜合消費31.5億元,全市上半年接待游客數量已突破1.6億人次……
城市之進,不在一朝一夕的躍升,而在一以貫之的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城市理念始終貫穿成都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當前,成都正處在優勢再造、蓄勢突破的關鍵時期,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將“敏感敏銳、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認真較真、實干實效”作風貫穿城市工作全過程,定能不斷開創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