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人民政協始終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與人民福祉緊密相連。為進一步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展示新時代人民政協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生動反映政協委員情系民生、積極履職的絢麗風采,黃浦區政協開播《黃浦區政協委員風采錄》系列宣傳片。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的優勢在委員、潛力在委員、活力在委員。政協委員以赤誠之心鐫刻履職印記,用智慧與擔當書寫為民答卷,他們既是社情民意的“傾聽者”,更是改革發展的“踐行者”;既是協商民主的“參與者”,更是凝聚共識的“推動者”。他們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深厚的為民情懷,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智慧,在增進民生福祉中傳遞溫度,在維護團結穩定中彰顯擔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讓我們一起跟隨《黃浦區政協委員風采錄》系列宣傳片,走近委員、了解委員、感受委員,深切感悟政協委員的使命與擔當!
來到2025年度第6期節目中接受訪談的是黃浦區政協常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四級調研員、致公黨黨員楊之立。
楊之立,黃浦區政協常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四級調研員、致公黨黨員。2011年投身文史研究工作,主要負責《世紀》雜志組稿編輯、走訪調研等工作,從海量資料中萃取精華,在嚴謹規范的表述中傳遞歷史溫度。深耕十余載,采訪歷史見證者、整理口述史料,撰寫、組稿了《姑姑賀子珍的沉寂歲月》《我與陳香梅的文字緣》等多篇影響力作品,鉤沉珍貴史料,讓歷史記憶得以鮮活留存。
擔任黃浦區政協委員,聚焦優秀歷史建筑活化、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等議題建言獻策,提出文化產業做大做強IP的影響力等建議。借助館內資源優勢,聯動知名文史館員,為“書香政協”建設注入動能,讓文史智慧賦能委員履職。在“委員視界?思南論道”論壇上分享“媒體熱點事件與上海形象”見解,以專業素養踐行履職為民初心,讓文史力量融入城區發展肌理,受到各界好評。
記者 / 范沁毅 譚欣潔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區政協辦
視頻 / 張靜芝 王勇 閔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