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對剛剛發布實施的《山東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2025—2035年)》(以下簡稱《布局規劃》)進行解讀。在打造開放融合、支撐有力的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方面,《布局規劃》進一步突出青島港國際樞紐港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提出以青島港為龍頭,煙臺港、日照港為兩翼,威海港、濱州港、東營港、濰坊港為補充的“三主四輔”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布局。加快構建國內國際“5+5”海上運輸通道,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和世界一流海港。
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大船進出,一派繁忙景象。
《布局規劃》對未來十年山東沿海和內河的港口、航道總體布局進行了全面謀劃,是山東港口與航道的中長期布局規劃,主要明確了我省港口和航道的總體布局、水運重要運輸系統布局及各個港口的功能定位,是指導全省構建沿海港口輻射東西、內河水運連通南北的現代水運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布局規劃》共包括規劃基礎、總體要求、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內河水運網、港口運輸系統、水運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環境影響評價和保障措施等八部分內容。
《布局規劃》明確提出,至2035年,山東將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港口與航道體系,形成“三主四輔”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一主四輔多點”內河港口群和“一縱兩橫、三干多支”內河航道網的水運發展總體布局,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基本建成,內河水運網絡更加完善,現代化專業化運輸系統支撐更加高效,水運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成效凸顯,港口和航道引領區域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青島港是國際樞紐港、世界第四大港。去年8月,《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得交通運輸部、省政府聯合批復,規劃形成“一灣兩翼轄六區”的總體發展格局。今年7月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5年)》顯示,青島超越日本東京、韓國釜山,綜合實力排名由第15位躍升至第13位,實現2020年以來首次提升,繼續領跑中國北方港口群,彰顯出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這為青島深入貫徹《布局規劃》在山東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中更好發揮龍頭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礎。
發布會上,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圍繞強化國際樞紐港地位和作用、助力山東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青島將重點做好三個聚力:一是聚力建設一流港口基礎設施。開工建設總投資約770億元的港口重大項目。在董家口港區,加快完善專業化泊位布局,建設北三突堤7-8#泊位、瑯琊臺灣作業區灣底通用碼頭、瑯琊臺灣作業區東部集裝箱碼頭一期等重點工程。在前灣港區,加快推進北岸集裝箱升級改造工程,打造東北亞領先的集裝箱樞紐港。二是聚力促進航運物流擴容升級。今年扎實推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海運航線計劃新增10條,航線數量繼續保持北方第一。集裝箱海鐵聯運量目標265萬標準箱,力爭“十一連冠”。三是聚力推動智慧綠色轉型。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持續放大全國產全自主技術影響力。不斷完善清潔能源體系,擴大氫能應用規模。持續推進港口岸電常態化應用,岸電接電量保持北方港口首位。
圍繞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效能,青島將強化頂層設計,對標《布局規劃》要求,高標準編制《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24—2028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研究提出“二一四五”發展策略,圍繞“強輻射、強功能、強引領”,實現城市能級全面躍升,助力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和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同時,在港口、鐵路、公路等方面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積極引進航運頭部企業和專業機構,提升航運貿易、航運金融、船舶交易、信息咨詢、海事服務等產業發展能級,加快推動青島港從物流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數智港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