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7月15日至22日,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聯合組建實踐隊,赴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打易鎮及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建聯建聚合力,黔浙醫路助振興”主題社會實踐,以“綠色振興”與“紅色鑄魂”雙線并進,書寫青春擔當。
布依長廊宣講。
在打易鎮毛坪村布依長廊,隊員們與彩虹布依族婦女兒童共唱《好花紅》,開設普通話小課堂,現場教學“養身拍八虛”功法,用歌聲與健康知識架起民族連心橋。服務隊深入毛坪村、河頭上村,頂著烈日走訪農戶,發放健康科普手冊100份,宣講防暑降溫、關節養護知識;走訪困難學生家庭贈送物資,收集問卷300份,訪談村民30余人。
面對海拔1500米的圣境峰優質云漠紫茶的銷路難題,隊員們計劃設計“生態+醫康養”推廣方案,助力好物出山。在打易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醫潤童心”課堂,孩子們用輕黏土制作中藥材模型、描繪航天圖景、學習八段錦,知識火花在鄉村教室點亮。隊員們在鎮政府廣場的成果匯演,更以獨唱、貫口、八段錦等節目,展現中醫藥學子風采,贏得村民陣陣掌聲。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轉戰紅色陣地,實踐隊在息烽集中營烈士名墻前肅立默哀,于黨旗前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回蕩廣場。在“紅飄帶”紅軍長征數字紀念館,全息技術重現“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場景,讓隊員沉浸式感悟革命艱辛。
本次活動以黔浙醫學院校黨建聯建為引擎,成立臨時黨支部和臨時團支部強化組織力。臨時黨支部可強化政治引領,確保活動方向與黨的方針政策一致,黨員沖鋒在前;團支部激發青春動能,隊員們通過每日晨練、召開工作例會進行專題學習研討,推動思想淬煉與能力提升雙融互促。
合影。
從打易鎮的綠水青山到紅色教育基地,黔浙青年以腳步丈量責任,用專業賦能鄉村,以信仰照亮征程。他們攜健康入鄉野,載紅色記憶歸校,更懷抱“振興有我”之志奔赴未來,讓青春之花在祖國大地蓬勃綻放。(圖/文 貴州中醫藥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