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25日訊(記者 楊小小)今日(7月25日),最重磅科創盛會——“2025中國科創領袖大會暨科創板開市六周年”正式開幕。本屆大會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財聯社、《科創板日報》、上海長三角G60科創集團聯合主辦。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圍繞“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借力資本市場做強做大”在大會現場發表主題演講。
他表示,科創板六年來在制度建設、產業聚焦和研發強度方面已初具規模,但同時市值分散、退市率偏低、并購交易不足等結構性問題仍不容忽視。未來應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與整合能力,引導“新質生產力”走向真正的強者恒強。
制度打基礎,科創板夯實硬科技底座
李迅雷表示,六年來,科創板累計融資突破萬億元,市值達7萬億元,上市公司近600家,集中分布于芯片、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等關鍵賽道,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集聚平臺。
他進一步總結,在制度建設方面,科創板圍繞三大方向持續迭代:
一是上市制度擴容與包容性提升。科創板重啟“第五套標準”,拓寬適用范圍,覆蓋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同時設立“科創成長層”,為未盈利但具技術突破潛力的企業提供制度支持。
二是國際化機制持續推進。科創板已被正式納入滬港通交易機制,推動GDR(全球存托憑證)發行,提升國際資金參與度;同時探索紅籌企業回歸路徑,支持部分境外注冊企業在A股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拓寬全球科技企業登陸通道。
三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優化。以“六項配套措施”為代表的新政,聚焦引入深度機構投資者、試點預審機制、老股東增資擴股、完善再融資、引入做市商制度、放寬漲跌幅限制至20%等,持續增強市場活力與定價效率。
產業結構層面,科創板聚焦硬科技方向,電子、生物醫藥、計算機等高技術行業占據主體,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占比近九成,“專精特新”企業超過四成。
同時,科創板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顯著領先,2020年至2024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持續超過10%,大幅高于創業板與主板同期水平。龍頭企業在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方向已形成專利積累和技術突破。
龍頭不強、資源分散,結構性問題仍存
盡管基礎已具,但李迅雷指出,當前科創板仍面臨“多而小”的結構性難題。截至今年7月,科創價格指數共納入569只成分股,其中,市值低于100億元的公司占比近七成,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市值占比僅21.5%,整體集中度較低。這反映了科創價格指數反映面廣,卻缺乏足以引領市場的超級龍頭。
這一問題在中美市場對比中顯得更加突出。美股由蘋果、英偉達等“Big 7”拉動整體指數,市值集中、盈利能力強,而A股市值結構分散,優質龍頭稀缺,ROE中位數也明顯低于美股。
更值得關注的是資源配置結構。2024年A股交易中,市值低于300億元企業的成交額占比高達六成以上,反映出機構參與度仍低,市場活躍度集中在小市值企業,或導致資源未能有效流向真正具備價值創造能力的主體。
他進一步表示,當前,A股小規模公司估值偏貴也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情況。但另一方面,從客觀而言,當前A股投資者對中小市值偏好、流動性活躍,又是有利于科創板的成長和發展的,“投資者偏好做交易,直接結果是估值水平相對高,而估值水平相對高,并購重組就更容易。”
此外,形成成熟的出清機制也是接下來A股需要關注的重要方向之一。以美股這一成熟市場為例,近80%的歷史上市公司已退市。而A股盡管企業數量已接近美股,總市值也達82萬億元,但面值退市公司僅27家,“殼資源”長期滯留,這也造成了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并購機制有待激活,助力企業“做強做大”
在解決龍頭不足、出清困難的問題上,李迅雷強調,并購重組是科技企業成長為龍頭的重要路徑。
他指出,美國科技巨頭普遍完成百次以上并購,是其不斷擴大版圖的關鍵推手。而中國頭部科技公司如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等并購次數相對較少,產業整合能力仍顯不足。
當前A股直接退市比例偏低,通過并購實現間接出清,不僅能落地優勝劣汰,也能為私募股權基金提供IPO之外的退出渠道。與此同時,部分新興行業如新能源賽道已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利潤率持續下滑,更需要借助并購推動專業化整合與效率優化。
回顧全球市值結構變遷,李迅雷指出,過去30年,美股市值前十已被清一色的科技公司所占據,而中國非國有企業市值Top10中,科技含量也在持續上升——2024年,寧德時代、比亞迪、邁瑞醫療、立訊精密等硬科技代表企業進入榜單,替代了早年以地產、金融為主的舊陣容。
總體而言,中國科技企業具備走向資本市場、實現產業做大的現實基礎。而下一階段,資本市場能否通過更靈活有效的機制,引導資源配置、激活退出通道與并購整合,將成為決定“新質生產力”能否真正強起來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