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梓昂 記者 郭劍)國務院新聞辦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相關籌備情況,目前十五運競賽場館改造全面收官,競賽總日程已正式發布,粵港澳三地在賽事協調、通關措施方面做出多項創新。
7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相關籌備情況。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梓昂/攝
十五運將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11月9日在廣州開幕,11月21日在深圳閉幕,競體比賽項目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群眾賽事活動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
十五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也是本屆全運會區別于歷屆全運會的最大特點。其中,由珠海承辦的公路自行車路線跨越珠海、香港和澳門三地,首次利用港珠澳大橋作為賽道,是十五運會唯一一項聯結粵港澳三地的標志性賽事。由深圳承辦的田徑馬拉松將會利用深圳灣大橋跨越深港兩地,是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賽事。
十五運組委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表示,組委會在賽事組織機制、項目布局和融合互通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其中,跨境測試賽中首創“一賽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驗、封閉運作、無感通關”新模式,總結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創新舉措,成功破解在不同法律體系下人員、物資、信息等關鍵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難題。
十五運組委會副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介紹,在籌辦過程中,粵港澳三地一直保持緊密交流,包括視察跨境路線等,遇到如封路安排、關口臨時管控、賽事期間閉環管理、沿途車隊護送等挑戰。三地利用科技協助,確保了通關“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確保車隊及運動員不會偏離賽道等。
另外,粵港澳三地也在提升觀眾通關體驗上做出努力。十五運組委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在通關方面,三地組委會正在積極爭取為來澳觀賽的旅客采取延長簽注等便利措施。
十五運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廣東省將充分用好“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及240小時過境免簽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國乃至全世界觀眾入粵觀賽旅游的便利度。在十五運期間,廣東省還將發動各地市推出優惠“政策包”并開展文旅促消費活動。
本屆全運會按照“廣東為主、港澳優先”的原則,比賽項目分布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19個城市。其中,香港承辦8個競體比賽項目、1項群眾賽事活動,澳門承辦4個競體比賽項目、1項群眾賽事活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