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高考放榜季,廣州村級獎學金大賽,也打響了。
南崗宣布考上清北獎勵4萬,廟頭更豪橫,直接封10萬大紅包。
成績好的,甚至有機會從小學到研究生,都能得到村里“真金白銀”的支持。
廣州哪些村對孩子的教育最氪金?
|廣州城中村實拍
|廣州樓市發布 攝
壹
隨著7月19日中考成績放榜,廣州多村的獎學金方案也陸續浮出水面。
目前,天河、黃埔、番禺、白云、花都等多村已公布獎勵標準,11區的村社都在為自家孩子發力。
樓市君整理了以下10條村,大家可以看看什么水平。(知道楊箕村的歡迎評論區補充)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獎金數額的差異,側面反映了各村財力和對教育重視程度,豐儉由人。
總體來說,考得越好獎金也越高,考上重點大學及以上的,獎金小則三五千,大則數萬。
清華、北大作為國內最高學府,幾乎成了所有村對孩子設置的頂格獎勵標準線。
獎金較高的比如黃埔南崗社區獎勵4萬,花都田美村獎勵5萬,廟頭最高獎勵10萬,大學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不愁了。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而學霸的“黃金屋”,從畢業就開始筑起了吧?
|圖源:廟頭社區居委會
仔細來看,村級獎學金的數額差異、獎勵標準不同,存在幾個特點:
第一,大賞四方類型,只要順利完成學業,專科也有獎勵。
比如南崗社區,只要經濟社股東子女,戶籍在社區內,分數線達到省專科最低分數線,普通家庭學子能拿2000元,低保戶家庭獎勵翻倍4000元。
還有江高大石崗村,最低獎勵標準線是普通本科,有2000元獎勵;花都田美村對二本線的學子也獎勵600元。
不唯分數論,肯定了所有學子的努力。
|圖源:大石崗村民委員會公號
第二,擇優獎勵類型,只獎勵考得好的。
比如黃埔文沖經濟聯合社學子要考進指定高中像華附、省實、執信、廣雅等廣州前八所高中才有獎勵。
花都新街村學子同樣要靠近廣州前八所高中和秀全中學才獎勵1000元。
211、985碩、博研究生獎勵1萬元,其他學校碩博研究生不予獎勵。
背后的出發點,是想要刺激學子向上追趕。
|圖源:新街村民委員會
第三,獎勵對象進一步拓寬,小學生、參軍都被納入獎勵范圍。
比如白云園夏村,對于應召入伍參軍的學子,也開出了1萬元的獎勵。
褒獎參軍者,相當肯定了成才不只有讀書這條路,還有保家衛國。
|圖源:園夏村民委員會
還有番禺化龍明經村,對于小學、初中優秀學生(學校提供名單)也獎勵1000元,獲得區級個人三等獎以上同樣能拿1000元。
獎勵延伸覆蓋到小學生,更能讓村內學子從小向上攀登,教育從娃娃抓起。
貳
重金投入,把獎勵當做事業來搞,以后可別再說村民不注重教育了。
村民們對教育的托舉,也培養出了很多人才。
去年楊箕村就出了1名華工博士、2名清華碩士、1名中大碩士,高考考上華工、華師等名校的也不在少數。
一年一條村16人考上重本,連帶著父母家人也能上榜,真的“光宗耀祖”。
|圖源:楊箕股份合作經濟聯社
白云江高鎮大石崗村、朗頭村、峽石村、江村村等歷來也有支持教育,幫扶學子的傳統。
從2021年開始,江高鎮至少已經連續四年都誕生了清北高材生,這還只是被爆出來的數量,實際上可能更多。
|圖源:美好江高公號
還有此前茅崗村民敬告書透露:
至今村里仍保留著鵝陽書院、石崗書院、文昌塔等大大小小的私塾,足見村民對教育的重視。
向下滑動閱覽
村民朋友回富頤華庭業主朋友敬告書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親愛的富頤華庭業主: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我們逐漸融入了現代化的生活,享受到了時代發展的紅利。我們與你們一樣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改革開放后,我們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事業為祖國做著我們的貢獻。對于“教育”兩字背后的意義,對大多數村民是不言而喻的,村內自古流傳著崇文重教的祖訓。村中散落著鵝陽書院、石崗書院、文昌塔等大大小小的私塾,無一不在訴說著對后人的殷切期望。縱使時過境遷,我們同樣希望我們的祖國花朵能得到更好教育。
我們不是搶奪者,幸福從來不靠搶奪而是靠互贏互助。當年建村時,我們與六大姓氏互相和睦相處,守望相助;亂世時,同仇敵愾,共同抵御外敵。因為我們敢為人先以包容的心態接受一切外來的事物,才能發展到現在的枝繁葉茂,福蔭后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鄉愁。我們誠然無法像眾多業主一樣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我們默默通過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支持舊改,我們相信每一個城市更新項目,都是拆舊建新跟保留歷史傳承結合起來。絕非大眾所理解的暴發戶以及可以凌駕于任何人之上。我們或許無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我們希望通過改造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鄉下,更多的人才于此安居樂業,成為廣州東部一張嶄新的城市新名片。
我們的祖先周敦頤曾在《愛蓮說》中說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每個小朋友確實不單獨依靠優秀的資源,也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家長正確的引導。一個木桶出現了短板,自然會漏水,但如果所有木板都不想做短板,那誰來做桶底的封板呢?學校教書育人的意義,在于發掘每個孩子的潛力,化腐朽為神奇不是如此嗎?我們能在社會上立足,不正因長年累月對工作生活甘之如飴嗎?
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于村中老人而言,是希望家鄉煥新顏;于村民而言,是希望后人能站在比自己更高的平臺看風景;于你們而言,是能在充滿生機活力的新起點,大展拳腳闖出新天地。我們歡迎你們能在這里度過日后的漫長歲月,讓茅崗成為你們的第二故鄉。希望與你們共賞舊日“樵子登山尋鹿步,牧童下海摸魚珠”的美好景象。對大家而言,通往幸福的通道,還遠遠沒有關閉。
茅崗村民敬告書(上下滑動瀏覽)
當有錢又有時間的村民們認真雞娃,花大價錢投入課外補習,村民的孩子成為學霸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
要知道教育不只看學校、生源,更在于財力的比拼,家庭的托舉以及重教的傳統,這些村民都有現成的優勢。
隨著房票盛行,以后和村民混讀的現象更加不可避免,歧視、排斥等舊觀念該改改了,至少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廣州城中村航拍
|廣州樓市發布 攝
此外,對于教育的重視,還有利于維系龐大的宗親網。
大家有沒有聽過“廣州駱氏”、“廣東闕氏大家族”?
這些大家族中人遍布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每年都借著褒獎優秀宗族學子開展宗親聯誼會,維系感情。
今年只要參加高考的闕氏廣東學子都會獎勵1000元,考上清北最高沒人獎勵1萬。
|圖源:廣東闕氏家族公號
總之,從多個層面來說,有錢低調的村民、家族宗親獎學重育,意義重大。
往小了說是幫扶下一代的教育,往大了說是托舉“全村的希望”,宗族的未來。
今年你們村發了多少?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