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瑪簡收》是少有的女性英雄史詩,展現了女性勇敢、智慧和仁愛的品質。”近日,國家級非遺史詩《都瑪簡收》劇作改編啟動儀式暨座談會在云南省綠春縣舉行,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鄭靜作為項目負責人,向眾人闡釋她的改編理念。
這座西南邊陲小城與重慶大學長達13年的對口幫扶,就此翻開文化賦能新篇章。
活動現場。重慶大學供圖
據悉,《都瑪簡收》是地方傳統民間文學,流傳于云南省紅河州綠春縣及緬甸、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哈尼族聚居區,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啟動儀式上,綠春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白用明強調,啟動《都瑪簡收》劇本改編工作,就是要通過藝術提煉,更精準、更生動地展現其蘊含的文化精髓,使其成為推動綠春文化傳承創新、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的有力載體。
鄭靜表示,女性的力量不僅僅是后宮爭斗,也在前朝和廟堂,創作核心需把原神話中注重表現個人命運的愛情史詩,轉化為表現民族命運的生存和發展史詩。
接受任務后,鄭靜便著手采風、調研工作,數次到綠春鄉鎮聽取省級非遺傳唱人的建議,開展創作研討會。2023年以來,重慶大學陸續投入約50萬元用于《都瑪簡收》繪本、插圖、文創IP和短視頻制作。
“學院全力支持該作品劇作改編,這有助于傳承發揚哈尼族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為‘綠春實踐,重大行動’文化幫扶的典型案例。”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表示。
據了解,自2012年對口幫扶以來,重慶大學一直秉承“綠春所需,重大所能”的原則,對其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真心實意幫扶,真金白銀投入。下一步,重慶大學將在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文化幫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匯聚社會各界力量,積極與兄弟高校、企業和政府開展組團幫扶,助推綠春全面振興。(晏紅霞、羅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