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畫院
中國國家畫院辦公室
《中國美術報》社
展覽時間
2025年7月25日至8月26日
開幕式時間
2025年7月31日10:00
研討會時間
2025年7月31日14:00
展覽地點
首鋼水上秀湖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
(按年齡排序)
王樹山、張哲宇、李 康、馮崇利、李小光
孫震生、姚瑞江、劉海勇、宋彥軍、孫昌武
韓曉峰、鄧 柯、沙永匯、王 瑛、尚 榮
蘇國強、李 洋、李繼飛、邱 琳、趙際芳
曹恩東、彭 偉、孫 浩、趙方方、董 雷
孫 棋、康 雷、廖 勤、林 森、任 賽
李 卓、歐陽波、李 震、孔 亮、柳 青
羅玉鑫、楊 洋、朱 晶、邱佳銘、梅躍輝
楊家偉、姜寶昌、郞 鉞、劉少寧、劉 政
廖有才、陳 迪、陳散吟、盧 虓、籍洪達
宋 帥、楊科云、裴書鴻、袁文甲、梁業建
盧 貞、孫 陶、孫 影、張大箴、杜 昕
盛元靖、包雪蕾、宋子伊、吳志軍、楊東諭
張 馳、賈田雪、孫小訸、翟晟隆
前 言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時代浪潮中奔涌的激流,是藝術星空中耀眼的初星。在攀登新時代美術“高峰”的創作之路上,青年藝術家,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形式多樣、朝氣蓬勃的優秀作品,把青春華章繪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
“藝正青春——全國青年優秀美術作品邀請展”面向全國精心遴選了69位具有創作潛力的青年美術人才,旨在為更多青年美術人才提供展示才華、碰撞思想、激蕩靈感的廣闊空間,為中國美術的蓬勃發展積蓄澎湃的青春能量。展覽匯聚了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如同一面多棱鏡,集中而立體地映照出當今青年藝術家在創作風貌上的銳意探索、在學術態度上的嚴謹求真,以及在精神追求上的深刻叩問。參展藝術家們精研傳統之深厚,體察生活之精微,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將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學精神與鮮活生動的現代視覺經驗巧妙融合,在觀念與技法、傳統與當代、民族與世界的復雜張力中,勇敢地構架起屬于這個時代的美術創作橋梁。
中國國家畫院始終秉持“經典引領 品格立院”的學術理念,通過院校共建、課題共研、作品共創、教學培訓、項目合作等多維路徑,不遺余力地發掘和培養青年美術人才,悉心澆灌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我們鼓勵青年人在美術創作與研究的廣闊天地中勇挑大梁,大膽發聲,努力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新松恨不高千尺的生動局面與蓬勃氣象。
本次展覽不僅是青春創作力量的匯聚,也是一次引發更深層次學術思考的契機。冀望觀眾通過這些充滿銳氣的作品,進而思考:在全球化與數字化的語境下,青年藝術家如何以更具辨識度的“中國符號”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在解構與重構的辯證中,實現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藝術如何更深刻地介入社會現場,回應時代之問、人民之需?青年一代在探索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新邊界時,如何守護藝術的人文內核與精神高度?這些思考,關乎中國美術的未來走向,也關乎青春力量在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歷史坐標。
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衷心期許每一位青年藝術家,能如先輩般勇立潮頭,以澄澈之心,傾聽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以熾熱之情,繪制民族復興的生動實踐,自覺將個體的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相連。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在新時代的畫布上揮灑青春色彩。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部分展出作品
(按作者年齡排序)
王樹山《紅色記憶》
張哲宇《老兵》
李康 《林深處有鹿》
馮崇利《長風獵獵》
李小光《樂園》
孫震生《時光》
姚瑞江《深秋》
劉海勇 《胡楊頌系列·望初雪》
宋彥軍《和諧家園》
孫昌武《豐收夜話》
韓曉峰《燕趙歡歌》
鄧柯《行吟》
沙永匯《千年飛一曲》
王瑛《烈火英雄》
尚榮《俊采星馳——致敬”兩彈一星“精神》
蘇國強《草原牧女》
李洋《橫陳供養聯》
李繼飛《開漕節花會之金鈴祖獅》
邱琳《金寶街?閑趣》
趙際芳《隸書明李日華題畫詩》
曹恩東《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彭偉《悲鴻》
孫浩《歸航》
趙方方《美美與共·4》
董雷《神女煙霞》
孫棋《入夢》
康雷《雨后荷塘》
廖勤《淺淺愛》
林森《月夜》
任賽《彩虹漁村》
李卓《戰地寫生》
歐陽波《敢下五洋捉鱉——奮斗者號》
李震 《斷簡.續章——藝專播遷紀》
孔亮《叢林深處》
柳青《成果2018》
羅玉鑫《紅云》
楊洋《媽媽》
朱晶《春風吹過》
邱佳銘《七彩山鄉》
梅躍輝《毛澤東詩》
楊家偉《李白詩<題東溪公幽居>》
姜寶昌《夢賦洛神》
郎鉞 《文藝強軍號》
劉少寧《堅守·八步沙》
劉政《仲夏夜之夢二》
廖有才《囍》
陳迪《云上直播10.1》
陳散吟《鷓鴣天》
盧虓《滿城文韻共煙火》
籍洪達《鶴歸來兮》
宋帥《潮音》
楊科云《春天里》
裴書鴻《千里共嬋娟》
袁文甲《古人書論一則》
梁業健《山水黃金路》
盧貞《異域同天》
孫陶《幸福里》
孫影《跟臉有關的故事》
張大箴《麒麟日記》
杜昕《指墨玉蘭·春暉小影》
盛元靖《楷書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節選》
包雪蕾《冬旭——阿爾山不凍河的暢想》
宋子伊《三峽工程》
吳志軍《超人》
楊東諭《證言》
張馳《江南煙雨圖》
賈田雪《悠然夏至》
孫小訸 《于四月》
翟晟隆《雪影尋蹤》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畫院
編輯 | 劉 晶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馮知軍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