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越來越多國展創作者,把 AI 當成“前期構圖工具”?
構圖難、調性亂、立意卡殼?也許你只是少了一套 AI 起稿流程
每年國展征稿季,仿佛一場沉默的內卷:作品越做越復雜、細節越摳越狠,但創作瓶頸卻越來越普遍。
有的人在構圖階段反復打轉,有的人素材堆滿一桌卻找不到調性,還有的人明明技法扎實,卻因為立意不到位被刷掉……這一切問題背后,其實都和“前期策劃與構思”緊密相關。
但如今,AI 工具,正悄悄改變這一切。
你也許聽說過 Stable Diffusion,這是一個基于圖像生成的 AI 模型,它的核心能力就是:根據提示詞,生成高質量的創作草圖、構圖方案、風格組合圖像。
對于準備國展作品的人來說,它的用處,不是“替你畫”,而是“給你思路”。
接下來我用《烈日之下》展示AI作圖的工作流程:
1.確定創意主題與風格定位
聚焦“中國城市建設者”群體,表現工地上協作與堅韌精神,借工業背景隱喻城市發展。風格融合印象派筆觸與具象現實主義,參考蘇派寫實技法,強調厚重油彩、色彩層次與光影氛圍,展現社會寫實的工業質感。
2.構建Stable Diffusion提示詞
正面提示詞:正面提示詞聚焦在工人形象、工業背景、筆觸風格與光影質感。特別強調動態動作的捕捉和油畫中典型的厚重筆觸層次。oil painting, Chinese construction workers, five men in orange uniforms and yellow safety helmets, standing on a steel construction site, mid-action collaboration, dynamic body gestures, industrial background with cranes and modern bridge, overcast cloudy sky, realism with expressive brush strokes, impressionist texture, thick layered paint, high detail, warm natural colors, strong light-shadow contrast, social realist style, powerful composition, urban labor theme, contemporary Chinese setting, (masterpiece:2), best quality, ultra highres, original, extremely detailed, perfect lighting
負面提示詞排除掉:不相關風格、現代數碼風格、低質量細節及不符合寫實油畫特性的內容。
3.調試模型參數
4.多輪生成與圖像篩選
至少輸出8張圖像,觀察以下維度:
人物姿態是否自然,動作是否協調;
工地背景是否有橋梁、鋼結構等工業符號;
畫面筆觸是否有油畫肌理;
色調是否統一、符合暖灰工業氣氛;
構圖是否穩定,人物主次關系明確。
篩選標準:保留1–2張最符合“現實主義工地場景 + 印象油畫肌理”的作品。
5. 后期潤色與統一風格
6.命名與藝術語言總結
綜合畫面內容、風格與情緒氛圍,取名為《烈日之下》,并為其配套創作說明。
圖物計劃AI研究社聯合多位AI藝術導師發起:第九期 AI賦能國油版雕漆美術創作高研班,現面向全國美術創作者正式開放報名。
一、課程定位
高研班自2025年啟動,已成功舉辦7期(第8期人數已滿)現為第9期招生,覆蓋來自全國高校、畫室、研究院的美術教師、研究生及自由藝術家群體,輸出大量具有展覽與項目申報能力的作品成果。
我們不是“玩玩AI”的割韭菜課程,也不是“套模板”的形式訓練。而是一場真正將AI與藝術創作深度結合的實踐型高研項目。本期課程將繼續聚焦于AI視覺工具與傳統五大畫種(國/油/版/漆/雕)的深度融合,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教學,輔以小班化、項目制、一對一指導方式,幫助學員完成具備展覽、投稿、評審能力的完整作品。
二、課程亮點
? 覆蓋國畫、油畫、版畫、漆畫、雕塑五大傳統門類
? 全流程一對一創作輔導,確保每人完成一套參展級作品
? AI核心工具實操(Midjourney / Stable Diffusion / ChatGPT)
? 提供100+AI模型庫與專屬提示詞工具包
? 小班教學(6–8人/期),精準反饋、深度陪跑
? 提供展覽推薦、出版咨詢、項目申報指導
? 線上線下結合授課,靈活學習與沉浸創作兼顧
? 包教包會,課程結束即可獨立完成個人創作項目
AI正在快速重塑藝術創作的方式:
? 構圖更快 ? 主題更清晰 ? 表達更極致 ? 呈現更前沿
三、導師介紹與作品展示
姓名:江山
聯系方式:18607001623
職務:圖物計劃——國油版雕漆AI研究社負責人
一、教育與工作背景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并擔任“圖物計劃——國油版雕漆AI研究社”負責人。多年致力于工藝美術、視覺交互藝術與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跨界研究與教學,擅長將傳統美術語言與數字技術相結合,推動教學與創作雙向創新。
二、社會職務與榮譽稱號
·江西省首屆工藝美術杰出青年
·江西省美術館學術委員會委員
·江西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
三、研究方向與教學領域
·傳統工藝美術(雕塑、漆藝、版畫、油畫、國畫)
·視覺交互藝術與跨媒介設計
·AIGC生成藝術與數字媒體
·展覽與公共藝術中的技術融合
四、教學與項目成果
2025年推出并主講《AI賦能五大美術門類創作》進階課程,面向全國美展與藝術基金申報需求,涵蓋:
·AI助力國畫、油畫、版畫、漆畫、雕塑創作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ComfyUI、 等工具使用
·提示詞工程、風格建模與構圖控制
·全國美展評審邏輯解析與模擬創作
五、團隊與平臺建設
作為負責人,江山建立“圖物計劃——國油版雕漆AI研究社”六人團隊,整合AI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漆畫、視覺傳達、數字媒體、AI工程,形成涵蓋教學培訓、項目研發、展覽服務的AIGC藝術實踐平臺。
AI國畫
姓名:楊麗麗
聯系方式:18247304481
工作單位:南昌職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職務:圖物計劃——國畫板塊導師
能力與成果獲“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工程師(初級)”職業技能證書。熟悉Stable Diffusion等圖像生成平臺的教學應用,具備一線教學與創作指導經驗指導學員開展國畫主題視覺實驗,逐步建立個人風格。指導學員完成具有國畫構圖意識與表現力的生成作品。
AI油畫
姓名:馮澤康
工作單位: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
聯系方式:17687949812
職務:圖物計劃——油畫板塊導師
能力與成果
任職于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并擔任“圖物計劃——國油版雕漆AI研究社”AI油畫主講。2022年開始研究AIGC技術至今已有三年,擅長AI技術原理分析、AI油畫出圖、模型訓練以及工作流搭建。AI助力藝術家通過國展20+、省展50+。
AI版畫
姓名:張玉霞
工作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聯系方式:18565501078
職務:圖物計劃——版畫板塊導師
能力與成果
長期為多位版畫相關領域教師提供AI版畫圖像生成支持,協助完成多組教學示范稿件與創作草圖,受到一致好評。指導學員進行主題性生成實驗,輸出兼具藝術性與技術邏輯的視覺成果,提升其風格辨識與生成表達能力。參與圖像風格資料的歸納整理與方法論梳理,致力于推動AI圖像生成在傳統美術領域的系統化落地實踐
AI漆畫
姓名:賴功程
工作單位:南昌職業大學
聯系方式:14796696795
職務:圖物計劃——漆畫板塊導師
能力與成果
圖像構圖智能化設計自動識別場景要素并進行傳統漆畫構圖布局,如對稱式、三段式、屏風式等,適配橫幅、豎軸、折屏多種畫面形制。指導學員進行主題性生成實驗,輸出兼具藝術性與技術邏輯的視覺成果,提升其風格辨識與生成表達能力。參與圖像風格資料的歸納整理與方法論梳理,致力于推動AI圖像生成在傳統美術領域的系統化落地實踐。細節材質與筆觸模擬能力:能模擬傳統漆藝的質感,如漆面反光、蛋殼貼片、點金描邊、厚涂筆觸、水墨肌理等,提升藝術真實感。
AI雕塑
姓名:張詩雨
工作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聯系方式:15727666072
職務:圖物計劃——雕塑板塊導師
能力與成果
長期為多位雕塑相關領域教師提供AI雕塑圖像生成支持,協助完成多組雕塑設計草圖與三維形態構思稿,作品兼具結構邏輯與審美表現,受到教師與同儕的高度評價。指導學員開展主題性雕塑生成實驗,探索材質質感、體塊關系與動態姿態的AI表達方式,有效提升其雕塑造型思維與視覺建構能力。參與雕塑風格資料的歸檔整理與提示詞方法論梳理,致力于推動AI技術在雕塑創作、教學與實驗中的系統化落地應用。
四、往期課程現場回顧
五、適合人群
本課程特別適合準備參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及各級美協主辦的專業展覽(如全國美展、全國青年美展、省市級美術作品展等)的青年創作者;高校藝術專業教師、畢業創作階段學生、自主創作的自由藝術家;以及具備傳統技法基礎、希望系統掌握AI輔助創作方法的美術從業者。同時也適用于計劃申報藝術基金、科研課題、主題展策展項目的藝術實踐者和教學研究人員。
六、班型設置
七、報名方式
1.添加課程顧問微信:(備注“AI課程”):18247304481或18607001623,
2.掃碼獲取課程大綱+ 往期學員作品展示
3.歡迎加入“圖物計劃-AI研究社群”|技術方法交流 · 案例解析共享
添加二維碼進入交流群,免費獲取AI創作提示詞模版、作品分析資料包。群內不定期分享創作經驗、項目資訊與課程動態,歡迎關注AI藝術創作的你加入交流!
視頻號觀看往期作品:
八、開班時間
小班教學(每期6-8人)|滾動排課
結語|AI不是未來,而是現在。能夠駕馭AI的藝術家,才擁有重新定義創作規則的能力。
圖物計劃AI高研班第九期,限時開放中。
現在報名,為你的藝術創作注入新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