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7月26日電 清晨,伊春市伊美區紅升街道的網格員王光華已經帶著“天大的小事兒”民情記錄本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記錄本里有她轄區350戶居民的基礎信息,有“張大爺”“李大娘”托她辦的事兒。
“天大的小事兒”民情記錄本是伊春市創新基層治理、暢通“最后一公里”的縮影,是連接群眾與街道的“連心橋”,構建起“記什么、怎么記、記了怎么辦”的基層治理閉環體系。
“記什么”
伊春市旗幟鮮明地提出“小事不小、民情即天”的核心導向,統一規范了記錄內容,要求記錄工作必須“全面覆蓋、真實反映”,為決策提供精準“導航圖”。
翻開社區工作者孫妍的民情記錄本,扉頁數據清晰標注著轄區80歲以上老人、獨居老人、黨員等關鍵信息。這些由全市網格員在常態化走訪中,原汁原味記錄下的群眾聲音——衣食住行、急難愁盼、安居樂業等核心關切,連同精神文化需求、社區參與意愿、政策落地難點等深層信息,共同構成了動態更新的“民生數據庫”。以前做養老服務像“盲人摸象”,不知道誰家老人需要幫忙,現在翻開本子就心里有數。
民情記錄本已成為涵蓋戶數、人口結構、特殊群體等信息的“活數據庫”,推動街道服務從“群眾找上門”變成“我們送上門”,全年響應訴求超千件,解決滿意率達95%以上。2024年以來,依托這本“活數據庫”,全市累計解決民生問題超3000余件,推動服務實現了從“群眾找上門”到“我們送上門”的轉變。
“怎么記”
為了確保記錄高效便捷、真實準確,伊春市大力推行標準化記錄范式。網格員王光華們有一個共同身份——由社區工作者、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組成的“記錄專員”。他們或在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大廳首接訴求時,或在每日不少于2小時的“鐵腳板”入戶走訪中,即時記錄民情。
在民情記錄本里,藏著一套獨特的“色彩密碼”紅色標注黨建事項,高效色對應網格職權內事務,協作色需多部門聯動,和諧色專記矛盾糾紛,暖心色記錄個性化需求。這套由網格員實踐創新、市級層面總結推廣的“千色分類”機制,讓紛繁復雜的民生事有了“精準坐標”。
如今,“色彩分類”已形成“記錄—分類—處置—反饋”的閉環,簡單事項48小時內辦結,復雜事項7個工作日反饋進展,成為“規范化管理”的標桿。數據顯示,通過這套機制,問題平均處置周期縮短至3天,較傳統方式提速60%。
同時,伊春市注重為基層減負賦能,強力推動“伊網通”智慧平臺和“黨群伊家”微信小程序與紙質記錄本的融合應用。網格員在田間地頭、居民樓棟,通過手機APP就能實現“一事一記”,信息同步進入市級統一的信息系統。嚴格執行“首問負責錄入、每日分類歸檔、每周梳理上報、每季總結復盤”的時效管控機制,確保“事事有記、分類有序、動態可溯”。
“記了怎么辦”
伊春市創新構建“社區自主處理—鄉鎮(街道)協調督辦—縣(市)區統籌落實”的層級化落實模式。去年夏天,天潤華城小區居民反映“沒地方歇腳”,網格員用“協作色”標注后,街道立即啟動“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最終聯合物業安裝了59套戶外桌椅。78歲的張大爺摸著新椅子感慨:“這真是把咱的小事當大事辦!”。
這種多部門聯動,正是層級機制和“吹哨報到”的成效體現。全年類似案例解決了370余件。整合公安、應急、城管、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資源,融合“雪亮工程”、12345熱線、應急指揮、智慧城管等平臺,建成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4級242個實體化運行的網格協調指揮中心(服務站),配齊了專業力量。配套開發的“伊網通”APP和群眾端微信小程序,支撐起“源頭發現、采集建檔、分流交辦、檢查督促、結果反饋、綜合考評”的“六步閉環”網上流轉機制。建成以來,全市系統受理網格員上報事件17.07萬件,按時辦結率達96.2%;群眾“隨手拍”上報事件3080件,辦結率89.1%。
伊春市堅持以“問題事項閉環率”和“群眾滿意度”為關鍵指標,嚴格考核問效,建立了“量化考核+星級評定”機制,對拖沓者及時約談。在經驗交流會上,“劉喜臣微心愿實現”“戶外桌椅安裝”等典型案例被反復復盤,形成可推廣的“優秀服務模式”。居民劉喜臣“想看看南山公園和興安塔”的“暖心色”心愿被鄭重記下,僅3天,街道就安排車輛助其圓夢,他的笑臉成為最珍貴的“辦結憑證”。
民情記錄本,記下的是家長里短,承載的是初心使命。從市級頂層設計的“三個聚焦”,到覆蓋全域的智慧治理體系;從網格員“鐵腳板”踏出的第一手民情,到四級指揮中心高效流轉的指令;從“色彩密碼”的精準分類,到“六步閉環”的剛性落實——伊春市用“天大的小事兒”的實踐,將“群眾事無小事”的承諾,融入了制度保障和科技賦能,化作了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陳靜、伊組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