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省級行政區里,正廳級干部很多。
地市書記市長是正廳,政府組成部門主官是正廳,國有企業老總也是正廳。
從這么多正廳級干部中脫穎而出,升任副部,自是優中選優、難上加難!
按慣常的干部成長路徑,地市和政府部門主官的進步機會更多。
國企老總“術業有專攻”,通常先在企業歷練,平級轉任政府部門,再謀求進一步發展。
2016年以來,江浙兩個經濟大省相繼出現"特例":省屬國企老總直接升任副省長。
在浙江,省交通集團董事長高興夫被任命為副省長,成為該省21年首例;
在鄰省江蘇,國信資產管理集團董事長馬秋林出任副省長。
《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此前高校案例已有不少,如今國企也開始有干部冒出來。
高興夫
高興夫與馬秋林的經歷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的從政之路,并非在政企之間來回切換。
在出任副省長之前,兩人從未在政府部門工作過,均是在企業打拼數十年后,完成華麗轉身。
高興夫1988年從天津大學畢業后進入浙江省建筑工程總公司。
剛到浙建,正值國家提出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概念,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推動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個建設工程總承包公司,并親自參與經營管理工作。
后來通過競爭上崗,高興夫成為浙建總部外經辦的負責人。
這并不是一件“美差”,當時的外經辦儼然是一個空殼。由于科威特工程的失敗,浙建要承擔1000多萬美金的外債,不敢再涉足海外市場,高興夫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后想盡辦法調研、考察。
他回憶說,當時沒有動用總部的一分錢,真可謂是赤手空拳打天下。
一周跑好幾個國家去考察市場,“環游”世界做“空中飛人”,為的就是能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的先進理念和游戲規則,在海外市場上建立起浙建自己的經營體系。
在高興夫的帶領下,5年后浙建就趕超了浙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成為當時浙江海外建設的 “霸主” 。
高興夫(左二)考察蕭山生產基地
在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高興夫時刻不忘國企職責使命。
汶川地震后,中央確定“一省幫一重災縣”的政策。浙建一接到支援青川縣的命令,就迅速成立了支援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
時任副董事長高興夫擔任總指揮,帶領浙建第一個進駐青川縣,經過700多天的日夜奮戰,浙建承建的重點工程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獲獎檔次最高,圓滿完成了援建任務。
馬秋林1983年加入揚子石化公司,在石油化工領域任職30年。他從車間的一名技術員干起, 一步一個腳印,先后被提拔為車間副主任、主任、副廠長、廠長、揚子石化董事長。
熟悉人事工作的小伙伴們說,選用高校、企業干部,就是要選純度高的。所謂純度高,就是職業生涯集中在科研、經營一線的。
把這樣的干部選用到黨政領導班子里,對班子的人才結構是一個豐富,對個人也是一種新的鍛煉和經歷補充。
對于經濟大省而言,懂經濟的干部是寶貴財富。從企業出來的人,離市場近、視野寬、頭腦靈活,他們到政府工作,可謂好鋼用在刀刃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