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號凌晨,泰國和柬埔寨在邊境的塔莫安通寺附近打起來了,一上來就是重炮、火箭彈,甚至還有空襲,兩邊都說是對方先開的槍。
戰火迅速從幾個點蔓延到12個地方,學校、加油站、醫院都被打著了,老百姓死傷不少。
這可是十多年來兩國最激烈的一次沖突,截止25號,泰國已經有13萬多人被迫搬走,死傷超20人,反觀柬埔寨那邊沒說自己士兵死了多少,但泰國說打死了24個柬軍。
可為啥好好的突然打得這么兇?這次動手的直接由頭,據說是泰國某個士兵踩了地雷。
7月16號和23號,泰國巡邏隊兩次碰到地雷,5個士兵受傷,泰國說這是柬埔寨新埋的,違反了《渥太華禁雷公約》。
柬埔寨不樂意了,說這些地雷是以前打仗剩下的,誰讓你們泰國兵沒打招呼就闖進我們地盤?就因為這吵來吵去,24號凌晨直接動了手。
其實這背后也是老矛盾了,最根本的是應該是土地問題,從法國殖民那會兒,法國人在畫邊境地圖時就糊里糊涂,好多地方沒說清楚,尤其是柏威夏寺這塊。
1962年國際法院說寺廟歸柬埔寨,可周圍4.6平方公里的地到底是誰的,到現在還沒扯明白,就因為這,兩邊時不時就鬧別扭。
再就是錢的事兒,柏威夏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來旅游的人不少,能賺不少錢,更重要的是,那附近據說有值幾千億美元的稀土礦,還有柚木、紫檀這些值錢的木頭,誰都想占著好處,土地的事就更難解決了。
加上還有國內的政治因素在里頭瞎摻和,泰國總理佩通坦因為一段和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的通話錄音被捅出去,7月1號就被停職了,泰國政府亂糟糟的。
代理總理普坦想拉軍隊支持自己,就對柬埔寨硬氣起來,還說要降低外交關系。
柬埔寨那邊呢,洪森家族正好借著這段錄音在國內攢人氣,老百姓的民族情緒也被挑起來了,兩邊就這么較上勁了。
這一打起來,動靜可不小,泰國素林府卡布呈縣的老百姓住的地方被柬埔寨的火箭彈炸了,3個人受傷,柬埔寨奧多棉吉省也有個老百姓死了,5個受傷,2900多戶人家不得不搬走。
不光打仗厲害,罵戰也跟著升級,柬埔寨說泰國用了集束炸彈,還炸了柏威夏寺這些世界遺產,泰國反過來罵柬埔寨打老百姓住的地方,甚至叫洪森是"戰犯",這么一吵,兩國老百姓也越來越對立。
這種時候,東盟按理說該出來勸勸架,2008年就是東盟讓兩邊停了火,還搞了聯合巡邏,這次沖突一開始,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就趕緊出來說和,讓兩邊別打了。
可泰國說,要談可以,柬埔寨得先表個態,柬埔寨又說,泰國24號晚上答應停火,轉頭又打,根本沒誠意,這么一來,東盟的調解也卡殼了。
就在這僵局的時候,高金洪7月25號見了王毅外長,但這事兒說到底是以前西方殖民留下的麻煩,兩邊還是得坐下來談。
高金洪這趟來中國,估計有三個想法:一是想讓中國幫著把東盟的調解方案推下去;二是借中國的面子,讓泰柬兩邊愿意坐下來談;三是琢磨著能不能通過"一帶一路"搞點合作,比如修鐵路、建能源管道,讓兩邊都能占到好處,慢慢就不想爭那點破地了,畢竟老打仗誰都沒好處,一起賺錢才是正經事。
現在國際上都在勸架,美國、俄羅斯、歐盟都讓他們停手,好好談,但真要解決問題,還得靠泰柬自己拿出誠意來。
其實2011年兩邊打完架,當時的泰國總理英拉去柬埔寨訪問,兩邊多做了點生意,關系就緩和了,這種"多賺錢少吵架"的辦法,現在說不定還能用。
具體咋做呢?可以學學2008年印尼的辦法,先說好不打了,再找第三方專家來重新劃邊界。
柏威夏寺周圍可以搞個"共管區",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管,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不用為誰占著吵個沒完。
東盟也可以趁這機會練練手,讓泰柬兩邊搞個"緊急熱線",再派點人在爭議地區盯著,省得誤會越來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