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節一賽、一會一禮、一校一行+海右人才傳播矩陣”的“6+1”招才引智工作體系
3年來對人才政策“雙30條”進行3次迭代,構筑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
全市人才資源總量超287.5萬人,兩年新增青年人才30余萬人
到山東省濟南市采訪之前,我專門做了功課。
一個數據很惹眼:連續三年,濟南年新增青年人才超過15萬人;連續三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這在北方城市中并不多見。
濟南存在劣勢。地處“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城市群間,人才易受“虹吸效應”影響而流失。作為省會,其首位度較低、對人才吸引力不足,這是當地人的“心頭刺”。
濟南有強烈的人才需求。無論是推進“強省會”戰略,還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如何實現破局逆轉?
“近年來,濟南將人才工作提升至戰略層面,突破既有束縛,積極借鑒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系統性推進各項工作,構筑起顯著比較優勢,實現了人才工作的新突破。”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王玉躍說。
營造氛圍,真情感召,是增強城市磁力的重要一環。
5月22日晚,濟南奧體中心體育館內歌聲回蕩,2025屆濟南大學生畢業典禮盛大舉行。這是濟南連續第五年為大學畢業生舉辦隆重的畢業典禮。
當晚,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劉強出席畢業典禮,并以城市之名再次向大學畢業生發出誠摯邀約,傳遞出“此城可棲”的深切誠意。
從2024年起,濟南還以城市名義舉辦大學生開學典禮,濟南市市長于海田出席,歡迎大學新生筑夢濟南,展示城市對青年人才的至高禮遇。
這是濟南營造氛圍、強化人才品牌建設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濟南著力打造“一節一賽、一會一禮、一校一行”系列活動,通過舉辦“海右人才節”、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中國·濟南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發展濟南校友經濟,開展才聚泉城高校行及“海右人才”駐濟高校行等,使人才切實感受到“濟南值得”。
有這樣一件事:燈光秀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傳播媒介,通常依托商業廣告實現運營收益。為打造濟南人才名片,市委人才辦多次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最終促成公益性質的主題燈光秀落地,以璀璨光影講述濟南人才故事。
有這樣一個細節:2024年元旦前夕,市委人才辦打算撰一篇新年寄語,激勵人才向前奔跑。“為了能激發共鳴,領導帶著我們反復打磨了十幾稿,直到凌晨。”
濟南市委組織部人才一處處長張磊說。這篇文章一推出,迅速被國內眾多公眾號轉載。
“所有提升城市品質的工作都是人才工作。”幾年探索實踐下來,王玉躍這樣認為。
讓人才愛上一座城市,始于顏值,終于品質。政策是里子。
魯先圣的故事頗有代表性。
從外地到濟南30多年,魯先圣一直從事文學和書畫創作。他恪守著“埋首耕耘,不問收獲”的人生信條,每天凌晨4點便起身寫作,寒來暑往從未間斷,先后獲得魯迅雜文獎、孫犁散文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
盡管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他從來沒有奢望會和高層次人才評定聯系在一起。
堅持“大人才觀”,破除“唯學歷唯職稱”桎梏,讓更多人才站在聚光燈下。去年年初,濟南面向新就業形態和哲社文體人才出臺專項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魯先圣被認定為濟南高層次C類人才,并獲得相關補貼待遇。
多年來,魯先圣始終秉持一個理念:一個人如果一生能朝著一個方向持續發力,哪怕一天只花3個小時,這個人也必定會成為這個行業的翹楚。
恰如魯先圣的堅持,濟南的人才政策,也始終朝著“在同類城市中始終保持比較優勢”這一定位,持續發力、迭代升級。
2022年,濟南發布人才服務支持政策(30條)、人才發展環境政策(30條)。3年來,濟南對“雙30條”進行了3次迭代。
今年2月,杭州“六小龍”爆火后,盡管工作繁忙,濟南市委人才辦一行還是抽出時間趕赴杭州實地考察學習。他們白天走訪,晚上開會討論,反思不足,借鑒經驗。今年新版的人才政策中,新增了“青年科技人才創業支持”“博士后創業支持”等一系列創新舉措。
學習,彰顯追求。反思,折射格局。
既有“對標先進”的清醒,也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濟南以一套“會生長”的政策體系,持續擴大覆蓋面、提升精準度,推動“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
魯先圣說:“我深深地愛著這個充滿善意、到處流淌著溫暖、成就了我的偉大的城市。”
一路走,一路看。
在歷城區超算中心科技園,小伙尹貽生創辦的睿恒智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幾年間便在業內嶄露頭角。
尹貽生來自外省,在山東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選擇留在濟南創業。他掰著指頭細數:科技園為入駐企業提供辦公空間,項目參加濟南的創新創業大賽獲得資金支持,團隊成員享受租房、購房補貼……
“這有效減輕了創業的負擔。”尹貽生說。
聚焦人才“關鍵小事”、人生大事,近年來濟南不斷完善“吃住行醫游娛購婚育”系列優厚政策,健全租購補一體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帶給人才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讓每一位奮斗者都能找到家的溫暖,這座城市必將因人才匯聚而光芒璀璨。
“說一千道一萬,人才工作最后落到的是每個人上,也就是人才的感受上。這決定了人才工作不能大而化之,要落到最小的顆粒度,工作要精準精準再精準、細膩細膩再細膩、溫暖溫暖再溫暖。”濟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陽說。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李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