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正對媒體強調“美國是菲律賓最強大可靠的盟友”,一旁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笑著插話:“我不介意他與中國交好。因為我們跟中國相處得很好,我們的關系棒極了。”馬科斯的笑容瞬間凝固。
更令國際社會意外的是,特朗普緊接著宣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3這一表態迅速傳遍全球。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就在同一時間,一場針對美國國務院的“大清洗”已悄然展開——1300名負責對華戰略的資深官員集體失業。
01 鷹派墜落:國務院的“血腥清洗”
特朗普政府的裁員風暴來得迅猛而徹底。本月初,美國國務院數十個部門突然關閉,其中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多邊事務辦公室”首當其沖。約1300名工作人員一夜之間失去職位。這些被辭退的人員多數是策劃中美戰略對抗的核心幕僚,曾深度參與南海政策協調和東盟制華戰略。
憤怒的離職官員公開指責特朗普政府“過河拆橋”。一位要求匿名的前高級顧問對媒體抱怨:“我們執行了他的對抗政策,現在卻像垃圾一樣被丟棄。”這場清洗被華盛頓觀察家視為特朗普鞏固權力、鏟除建制派勢力的關鍵一步。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裁員同時,特朗普卻對華釋放多重善意:放寬英偉達AI芯片對華銷售限制;將對等關稅從145%降至30%;甚至公開稱贊中國在芬太尼管控上取得“重大進展”。
02 交易藝術:籌碼與算計的精準平衡
特朗普對華“變臉”背后,是精明的利益計算。當他在馬科斯面前提到“磁鐵正以創紀錄的數量從中國運來”時,實則暴露了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對中國稀土的深度依賴。中國強勢反制讓特朗普團隊措手不及——福特汽車停產、雷神公司斷供,全面脫鉤將導致美國2026年前GDP損失1.2個百分點。
在經貿層面,特朗普的讓步換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恢復稀土出口緩解了美國供應鏈危機;芬太尼管控合作助力解決國內禁毒難題;更關鍵的是,中美6800億美元的貿易體量仍是特朗普連任競選的經濟底牌。
而對菲律賓,特朗普卻亮出商人本色。他一面夸贊馬科斯是“優秀談判者”,一面宣布對菲商品征收19%的關稅(僅比懲罰性關稅象征性降1%),同時要求菲律賓對美國產品實行零關稅。這種赤裸裸的雙標,讓興沖沖來討“反華紅利”的馬科斯空手而歸。
03 微笑刀鋒:AI戰場的新冷戰
特朗普的“友好姿態”并未改變對華遏制本質。就在表態期待訪華次日,白宮高調發布《AI行動計劃》,這份長達28頁的文件表面推動美國AI發展,實則劍指中國:要求在國際治理機構對抗中國影響力;收緊AI芯片出口管制;威脅盟友配合美國技術封鎖。
計劃更露骨地規定:聯邦政府僅能采購“確保意識形態中立”的AI系統——所謂“中立”實指排除中國技術。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甚至揚言,放寬H20芯片限制是為“讓中國像依賴稀土那樣依賴美國技術”。
軍事領域的對抗同樣如火如荼。五角大樓正秘密詢問日澳盟友:“若臺海沖突,你們怎么做?”這種兩面手法揭示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戰略:經貿談判桌上握手,科技戰場上亮劍。
04 善變者說:難以捉摸的“特氏棋局”
被解職的鷹派官員或許忘了,特朗普在2018年貿易戰中就演繹過“友善變臉”的戲碼——上午剛稱與領導人“友誼深厚”,下午就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這種反復無常已成為他的政治標簽。
如今清理國務院對華團隊,既有向中國示好為訪問鋪路的考量,更是鞏固權力、清除異己的深謀遠慮。正如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會見馬科斯時曾宣稱菲律賓“曾倒向中國”,是他上臺后才“回到美國身邊”。言外之意:盟友不過是交易籌碼。
當被裁的鷹派官員抱著紙箱走出國務院大樓時,硅谷的AI巨頭們正舉杯慶祝白宮新政策——政府將簡化數據中心審批,放松芯片出口管制,甚至動用緊急權力保障AI產業用電。
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從來殘酷:親華表態是談判籌碼,千人失業是權力洗牌,而對華科技戰才是真實戰場。那張飛往北京的總統專機何時起飛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當特朗普微笑著握住中方領導人的手時,五角大樓的AI武器研發仍在全速推進。中美博弈這盤大棋,從來沒有簡單的黑白之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