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貿易戰進入"核按鈕倒計時":30%關稅大棒即將落下,當特朗普那張標志性的"交易藝術"笑臉再次出現在國際新聞頭條時,歐洲人知道,又一場腥風血雨要來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歐盟商品征收30%關稅)
1、歐盟將“核選項”,搬到桌面上
特朗普在重返政治舞臺后第一件事,就是掄起關稅大棒砸向老盟友歐盟——8月1日起,所有歐盟輸美商品將面臨30%的懲罰性關稅。
"這簡直是把貿易戰當電子游戲在打!"布魯塞爾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歐盟官員私下吐槽。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回應可一點都不像在玩游戲:"我們已備好1000億歐元的'回禮清單',隨時可以奉陪到底。"
(特朗普給馮德萊恩寫的信,吐槽美歐貿易逆差太大)
更狠的是,歐盟這次準備動用從未使用過的"大殺器"——反脅迫工具(ACI)。
這個2023年才生效的"核選項",允許歐盟直接對美國服務業開刀,比如限制波音參與歐洲政府采購,或者給谷歌、蘋果這些科技巨頭套上更緊的"緊箍咒"。要知道,美國服務業去年在歐洲賺的錢,可比賣大豆、威士忌多多了。
2、"復仇式"反擊:千億歐元關稅清單暗藏玄機
當歐盟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宣布要把兩份報復清單"合二為一"時,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這不是簡單的算術題,而是歐洲人準備打一場"全領域貿易戰"的信號。
第一份210億歐元的清單原本只是警告,現在加上720億歐元的"加強版",直接覆蓋了美國對歐出口的三分之一!
(歐盟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反制清單將于8月7日生效)
這份"死亡清單"讀起來就像美國出口商品的"名人堂":波音飛機、農業機械、肯塔基波本威士忌、加州紅酒...最狠的是連大豆這種特朗普的"票倉商品"都赫然在列。一位布魯塞爾的貿易專家表示:"這份清單是照著美國中期選舉地圖精心設計的。"
但真正讓華爾街顫抖的,是歐盟可能動用的"服務業核彈"。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公開呼吁使用ACI工具,這意味著歐盟可以禁止美國公司競標歐洲政府項目,限制硅谷巨頭在歐洲的數據流動,對美國銀行、保險業設置新壁壘"這就像在貿易戰中突然掏出了激光劍。
要知道,美國服務業對歐順差每年超過600億歐元,真要動這塊奶酪,可比征收農產品關稅疼多了。
3、"數字冷戰"開場:美歐意識形態對決浮出水面
就在歐盟緊鑼密鼓準備貿易反擊時,特朗普政府突然開辟了"第二戰場"。
美國國務院官方賬號在X平臺上的那番咆哮,把這場貿易爭端直接推向了意識形態對決的深淵——他們指責歐盟《數字服務法案》是"奧威爾式的審查工具",這記重拳可比關稅狠多了。
(特朗普升級事態,批評歐盟的《數字服務法案》)
這場罵戰暴露了一個驚人事實:美歐矛盾已經從單純的貿易逆差,升級為數字主權與價值觀的根本沖突。當美國指責歐盟"剝奪人民自由"時,布魯塞爾的官員們氣得摔了咖啡杯——要知道,歐盟一直自詡為"數字人權衛士",現在居然被說成"老大哥"?
更戲劇性的是德國態度的轉變。曾經那個在美歐爭端中總是"和稀泥"的德國,現在居然帶頭支持啟動ACI這個"核選項"。柏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說得很直白:"我們終于明白了,特朗普要的不是公平貿易,而是無條件投降。"
現在距離8月1日只剩最后幾天,但雙方似乎都在玩"膽小鬼游戲"。特朗普在等歐盟先眨眼,歐盟在等美國先讓步。唯一確定的是,無論結果如何,跨大西洋關系都已經回不到從前——當德國都開始喊"要強硬"的時候,說明西方世界的裂痕已經深到無法掩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