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的天空最近不太平。印度空軍的大批“陣風”戰機呼嘯著逼近印巴邊境,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卻突然現身北京——這兩件事幾乎同時發生,絕非巧合。一邊是印度磨刀霍霍,試圖用軍事演習挽回顏面;另一邊,巴基斯坦則緊急向中國尋求支持。南亞次大陸的火藥味,似乎越來越濃了。
1.印度“陣風”壓境:軍事威懾還是政治表演?
5月初的印巴沖突剛過去不到三個月,印度又開始在邊境搞事情。7月23日至25日,印度計劃在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靠近印巴邊界)舉行大規模空軍演習,出動“陣風”“幻影”-2000、蘇-30戰機等主力機型。表面上看,這是一次例行演習,但時機實在太敏感——印巴邊境仍處于高度戒備狀態,巴基斯坦甚至延長了對印空域禁令至8月24日。
印度的算盤很明顯:5月沖突中,巴基斯坦空軍表現強勢,甚至被曝“擊落5架印機”(特朗普和印度反對黨都提過這事)。莫迪政府壓力山大,國內反對黨天天盯著空戰損失追問。這次軍演,與其說是練兵,不如說是一場政治表演——印度想用“陣風”戰機的轟鳴聲告訴巴基斯坦:“我們還沒輸!”
“陣風”戰機(資料圖)
不過,印度的軍事動作看起來威風,實則漏洞百出。5月空戰后,印度緊急采購了3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7月22日已到貨),還簽了13份軍購合同(總額超2億美元),從無人機探測系統到防空導彈,啥都買。但問題是,印度軍購一直被吐槽“冤大頭”——“陣風”單價2.4億美元,軍工采購還貪腐嚴重(調查至今沒結果)。更關鍵的是,5月空戰暴露了印度在預警、協同、戰術體系上的短板,不是靠買幾架新飛機就能解決的。
2.巴基斯坦的困境:恐襲頻發,印度在背后搞鬼?
巴基斯坦的日子也不好過。5月沖突后,巴境內恐怖襲擊激增,尤其是靠近阿富汗邊境的部落地區和俾路支地區,幾乎每天都有襲擊發生。巴軍和平民傷亡慘重,在巴的中方人員和項目也面臨嚴重威脅。
更麻煩的是,巴基斯坦情報機構多次指控印度資助恐怖組織,試圖擾亂巴國內局勢。被捕的恐怖分子也供認,部分襲擊是印度情報部門策劃的。印巴沖突后,印度急需轉移矛盾,而支持恐怖襲擊成了他們的“代理人戰爭”手段。
印度空軍(資料圖)
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必須尋求外部支持。于是,陸軍參謀長穆尼爾元帥火速訪華,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
3.巴基斯坦專機抵京:中巴反恐合作升級
7月24日,穆尼爾元帥在北京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中方明確表示:
?堅決支持巴方打擊恐怖主義,要求巴方繼續保障在巴中方人員安全。
?提供反恐支持,包括情報共享、裝備援助(如察打一體無人機)、聯合演習等。
巴方也承諾,將采取一切措施保護中方利益,并加強反恐合作。
中巴這次會談,絕不僅僅是例行公事。中國在巴基斯坦有大量投資(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價值130億美元),2-3萬中方常駐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近年來,中方人員在巴多次遭遇恐襲,損失慘重。如果恐怖襲擊繼續升級,中國的投資和人員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莫迪(資料圖)
4.印度的冒險代價:軍事挑釁的后果有多嚴重?
印度可能覺得,軍演和恐襲施壓能讓巴基斯坦屈服。但現實很殘酷:
?軍事上,巴基斯坦空軍在5月沖突中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ZDK-03預警機+紅旗-9P雷達+殲-10CE/梟龍-3+霹靂-15”組合非常有效)。如果印度再次挑釁,巴方很可能直接反擊,印軍未必能占到便宜。
?政治上,莫迪政府已經因空戰損失面臨國內壓力。如果軍事冒險失敗,反對黨肯定會借機施壓,莫迪的“強人”形象可能徹底崩塌。
?國際上,中美俄都已表態“呼吁克制”,印度若執意挑起沖突,將面臨外交孤立。
5.結語:南亞需要的是克制,而不是冒險
印度的“陣風”軍演和巴基斯坦的“專機抵京”,本質上是南亞博弈的縮影。莫迪政府想用軍事威懾挽回顏面,但印度的體系短板和外部干預風險讓這場豪賭充滿不確定性。巴基斯坦則通過深化與中國的合作,為自己的安全增加籌碼。
南亞的和平穩定,不能靠單方面施壓或軍事冒險。如果印度繼續支持恐怖主義,或者試圖用武力解決問題,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巴的合作,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是在告訴某些國家:強權政治在南亞行不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