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活成這樣是可悲的,也是自找的。這種沉默背后,是柬埔寨在國際政治版圖上的尷尬地位。
作為東盟十國中經濟規模最小的國家之一,柬埔寨2024年GDP僅423.4億美元,不及泰國的1/10。
而柬埔寨的經濟命脈嚴重依賴泰國:2024年對泰貿易逆差高達26億美元,占兩國貿易總額的60%以上,從成品油到農業機械,從汽車零件到日用品,柬埔寨的生產生活幾乎被泰國“卡脖子”。
這種經濟依附關系,讓泰國在沖突中掌握了絕對主動權——只要封鎖邊境,柬埔寨的加油站可能在一周內斷油,超市貨架會迅速清空,農業生產也將陷入癱瘓。
柬埔寨2024年突然退出“柬老越發展三角區”合作框架,理由是國內反對派指控該協議“割讓領土”,這一事件讓其在東盟內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國際輿論場的表現同樣耐人尋味。當泰國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平民傷亡、展示被摧毀的村莊時,柬埔寨的聲音卻很難傳出去。
這種信息不對稱,讓國際社會很容易形成“柬埔寨是侵略者”的刻板印象。關鍵的是,柬埔寨軍隊的裝備水平實在拿不出手。
主力坦克還是冷戰時期的T-54/55,空軍連一架現代化戰斗機都沒有,而泰國不僅有F-16戰機,軍費更是柬埔寨的10倍以上。這種實力懸殊,讓同情的天平不自覺地向泰國傾斜。
不過,最扎心的還是柬埔寨的“外交朋友圈”實在太小。除了中國,幾乎找不到第二個愿意公開站臺的國家。
俄羅斯雖然呼吁克制,但連一句“譴責泰國”的話都沒說;美國更不用說,一邊對柬埔寨加征36%關稅,一邊在沖突中隔岸觀火。
這種孤立無援的局面,讓柬埔寨在國際談判桌上毫無議價能力。當泰國提出“先停火再談判”的條件時,柬埔寨連拒絕的底氣都沒有——畢竟邊境每多封鎖一天,其經濟就要失血數千萬美元。
就拿洪森家族的獨裁統治來說吧。洪森自1985年掌權至今已40年,2023年選舉中,反對黨被解散,人民黨包攬議會125個席位中的120個,這種“選舉奇觀”讓國際社會對其民主成色產生嚴重質疑。
洪森2025年6月通過直播泄露泰國總理佩通坦的私人通話,導致其被暫停職務,這種“麥克風外交”不僅激化泰柬矛盾,更暴露了柬埔寨對鄰國內政的深度干涉。
不僅如此,還有電詐問題。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早已成為東南亞電詐中心,聯合國報告顯示,當地有約10萬人被迫參與電詐,每年涉案金額高達125億美元,相當于柬埔寨GDP的一半。
中國警方破獲的浙江金華“12?30”特大跨境電詐案中,犯罪集團在柬埔寨設立7個窩點,詐騙1.4億元,受害者500余人,而柬埔寨警方不僅不作為,甚至被曝參與分成。
這種官匪勾結的模式,讓周邊國家對柬埔寨深惡痛絕。
最后是出賣他信家族。2009年,柬埔寨不顧泰國反對任命他信為經濟顧問,引發泰柬外交危機。
2025年,洪森再次出手,泄露佩通坦與他的通話錄音,導致泰國政壇地震。這種反復無常的外交操作,讓泰國徹底寒心,也讓東盟國家對柬埔寨的信任降到冰點。
當這三宗罪疊加在一起,柬埔寨在國際社會眼中就成了“麻煩制造者”。泰國抓住機會向26國發函,指控柬埔寨“侵犯主權”,竟意外獲得“全面支持”。
這種支持雖限于外交層面,但足以讓柬埔寨在輿論戰中陷入被動。
爭議地區被探明蘊藏稀土資源,在新能源產業鏈競爭白熱化的今天,這讓泰國更有動力“教訓”柬埔寨,而國際社會對此心知肚明,卻選擇集體沉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