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風掠過珠江源頭,拂過麒麟區三寶街道的溫泉池水,帶來一絲清涼。7月25日,“泉心泉意·樂享三寶”溫泉聯盟推介會在這里舉行,六家溫泉企業組成溫泉聯盟,將這片土地的溫潤記憶與現代旅居體驗完美融合。
“水溫剛剛好,泡一會兒渾身都舒展開了。”游客張先生靠在溫泉池邊,閉眼感受此刻的愜意。三寶的泉水常年保持在40℃至57℃之間,氤氳的熱氣緩緩升騰,所有的疲憊都隨著蒸騰的水汽消散。
三寶溫泉之魂,深植于歲月長河。1638年,徐霞客兩次踏足石堡溫泉,這“入滇第一浴”的溫潤記憶,被《滇游日記》鄭重鐫刻,成為他云嶺行蹤中的唯一的雙浴之地。時光流轉,昔日石堡早已化身麒麟溫泉群,數十方浴池氤氳蒸騰,蛻變為集康養、休閑、文化、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旅游度假勝地。
沿著溫泉區往北走,五聯社區三百戶營村的紅軍街靜默佇立,斑駁的墻面上,紅色標語依然清晰可見。紅色文化是三百戶營村最重要的文化名片,這里走出了曲靖籍第一名中共黨員金耀曾,曲靖籍第一名女黨員伏瑞貞,曲靖地區唯一女紅軍葉琳。這里有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在1936年經過曲靖時留下的紅軍過樓、紅軍街等革命文物,還有解放戰爭時期留下的澡堂坡戰斗遺址。三寶街道依托這些紅色資源,打造三百戶營村為“曲靖紅色文化第一村”,讓沉睡的歷史煥發新生。
當視野投向更廣闊的三寶大地,一幅近郊“微度假”畫卷徐徐展開。禾麒花園化荒山舊樓為森林樂園,以“輕度假、微田園”理念打造城郊“微度假”新寵。興龍谷深耕“農文旅養學”融合,七大功能區讓田園詩意與現代體驗渾然一體。南湖山度假山莊坐擁蒼翠,野趣與閑適渾然天成。彝人谷聚焦民族文化體驗,篝火躍動間,斗牛、越野等彝家風情撲面而來。
600年前,徐霞客用筆墨記錄下三寶溫泉的溫潤記憶;600年后,這片土地正以嶄新的面貌續寫著旅居新篇。當游客們漫步在氤氳的溫泉池畔,觸摸紅軍街斑駁的磚墻,參與彝家熱烈的篝火晚會,“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得到了生動的詮釋。
夜幕低垂,露天溫泉池中倒映著點點星光。“在這里避暑,比空調房舒服得多。”來自重慶的李女士告訴記者。白天漫步公園,午后探訪遺址,傍晚體驗風情,入夜浸泡溫泉,這樣詩意的生活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體驗。
“三寶的特別之處在于,你可以在一天之內泡溫泉、學習紅色文化、體驗彝族風情。”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讓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三寶的溫潤不僅來自溫泉水,更源于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底蘊。從徐霞客筆下的“入滇第一浴”到如今的全域旅游新體驗,三寶正以水為媒,串起一段跨越600年的時光之旅,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在這方山水間,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詩意棲居。
云報全媒體記者 隋鑫 張雯 蔣瓊波 博達 通訊員 趙會全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曹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