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鄭亞雷)入夏以來,各地頻現“蛇出沒”新聞,引發關注。除了對“蛇患”擔心外,盛夏高溫,一種“健康蛇患”也在悄然接近,伺機攻擊大家的“免疫缺口”,它就是俗稱“蛇纏腰”的帶狀皰疹。值此之際,“警惕蛇纏腰,主動更健康”科普活動走進西安,7月25日在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活動特邀疾控、皮膚科、心內科及社區等多領域專家,科普主動健康理念,強調中老年人疫苗接種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呼吁每一個人成為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構筑免疫屏障,降低“蛇纏腰”及多病“互纏”的風險,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會上,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主任醫師劉毅介紹:“近期,西安持續高溫,最高氣溫突破40度。更令人擔憂的是,高溫對慢性病患者的疊加影響。陜西省衛健委發布的高溫健康風險提示指出,在炎熱的夏季里,氣溫每升高1℃,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2.3%。陜西省衛健委始終將重點人群的健康保障作為重要工作之一,這既是貫徹國家衛生健康工作部署的具體實踐,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必然要求。早在2023年底,陜西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就達到了858萬,占全省常住人口總數的21.6%。更可怕的是,許多老年人存在患多種疾病的情況,炎熱高溫下,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容易發生免疫力低下,導致其罹患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增加。為此,在夏季高溫健康防護工作中,尤其需要針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易患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警惕慢性基礎疾病與帶狀皰疹對中老年人群健康造成的疊加危害。”
熱浪來襲免疫力下降,謹防帶狀皰疹“伺機而動”
暑期西安游人如織,高溫下的奔波、飲食作息紊亂,易削弱免疫力。對于50歲及以上,特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中老年游客來說,“特種兵”式游玩,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更易誘發俗稱“蛇纏腰”的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人群普遍存在患帶狀皰疹的可能性,超過90%的成人體內潛伏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皰疹。而年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且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嚴重。即使身體健康,中老年人50歲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仍會陡然增加。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濤表示:“帶狀皰疹最主要的癥狀除了水皰等皮疹外,還有疼痛的表現。這種疼痛甚至可能會超過女性分娩之痛。民間甚至有說法叫做‘腰纏萬貫不敵飛龍纏腰’。此外,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潛伏在神經節中,只要有神經分布的身體部位就可能發生帶狀皰疹。其中最常見的部位要數胸背部、腰腹部等。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面部,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耳朵如果發生帶狀皰疹,可能會出現聽力障礙、耳鳴,嚴重的會導致聽力喪失。總而言之,帶狀皰疹帶來的疾病危害不容小覷。近期西安熱浪來襲,中老年人本身在夏季免疫力就容易受到波動,加上夏季貪涼食寒、生活不規律,免疫力下降導致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趁虛而入’,所以每年夏季高溫,帶狀皰疹病人明顯增多。在此,提醒中老年人‘先預防、后治療’,一定要把預防提到重要位置。”
“三高”人群易露“免疫缺口”,共病風險加劇健康威脅
當前,中國每年帶狀皰疹病例數可能超過600萬例,與年輕的帶狀皰疹患者相比,老年帶狀皰疹患者更容易患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疼痛持續時間更長、更嚴重。在高溫帶來的燥熱之外,帶狀皰疹更會給身體疊加煎熬,不僅嚴重影響患者個人的生活質量,也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在帶狀皰疹高發人群中占比尤為顯著。究其原因,這些慢性疾病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導致機體對帶狀皰疹病毒的防御能力顯著下降。當前,共病疊加帶來的健康威脅正嚴重影響我國過億的中老年人群,并逐漸發展為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管理需求,多病聯防、多病共管正成為時代之趨。
夏季天熱出汗多,有人會自己減點降壓藥,覺得“汗出得多了,藥不用吃那么多”。對此,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王海燕表示,“對于有高血壓的患者而言,不知道自己真實的血壓水平就隨意減藥和停藥,風險是很大的。一旦隨意減掉藥物,血壓增高的時候帶來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極高,還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給疾病管理增加雙重甚至是多重挑戰。此外,心血管疾病這類的慢性病患者,夏季免疫力波動大,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也高。以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帶狀皰疹來說,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帶狀皰疹的風險比普通人要高出 39%。而且帶狀皰疹還會讓心血管事件風險明顯上升,比如短期內心梗的風險能增加 68%,腦出血和中風的風險更會增加 78%,更為關鍵的是,疼痛比其他患者更嚴重,生活質量也隨之嚴重下滑。”
除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同樣不容小覷。相關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皰疹風險比一般人可高達60%,合并帶狀皰疹后,不僅會使得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風險升高,且神經痛更為嚴重和持久,同時近1/4的糖尿病患者因罹患帶皰致使血糖控制惡化,住院治療的風險提升27%。
預防勝于治療,在“家門口”筑牢健康防線
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而接種疫苗是特異性預防疾病、主動健康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為此,陜西著力提升預防接種服務的可及性與便捷性: 全省有92%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實行預防接種分時段預約和周末疫苗接種服務,最大程度滿足群眾就診需求;探索臨床醫師開具預防接種處方試點,推動醫防融合。這正是響應國家“以健康為中心”、踐行“主動健康”的秦地實踐。
社區是疾病預防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居民家門口的“健康守門人”。針對夏季可能出現的這些慢性病管理問題,患者應盡早到社區做相關評估和咨詢,如果發現有潛在的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應提早進行預防。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發布的《帶狀皰疹疫苗立場文件》中,依托前沿科研證據,推薦 50 歲及以上人群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
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主任吳江介紹:“作為全科醫生,我在門診中遇到過很多帶狀皰疹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有一個90歲的老爺子,得了帶狀皰疹之后幾乎把西安的醫院都跑遍了,到現在還有后神經痛,對他個人和家屬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另外還有一個62歲的病人,本身有糖尿病史,2個月內發病2次帶狀皰疹。有人認為得了一次帶狀皰疹,就不會再得了,這其實是個誤區。隨著增齡和各種慢性病的進行性進展,免疫力會逐漸下降,帶狀皰疹得發病率也會逐步增大。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群體,如處于疾病穩定期,反而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建議接種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護效果、保護時長、接種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詢專業醫生,進行科學接種。”
此外,面對夏季高溫濕熱引發的慢性病管理挑戰與疫苗接種需求,為了讓更多居民輕松獲得免疫保障,社區也在積極探索“醫防融合+智慧服務”的創新路徑,數字化接種門診讓居民能夠獲得更方便快捷的接種服務。周末無假日接種門診、成人疫苗接種專場等形式,滿足了不同居民的接種需求。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社區的家庭醫生通過評估居民的健康狀況,開出合適的飲食處方、運動處方、甚至是疫苗處方,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如今還有了帶狀皰疹疫苗“買一免一”的利民政策。具體可向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詳細的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