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事情,起因可能非常小,小到只是一通電話。
這通電話,一方是當時泰國的女總理佩通坦,另一方是柬埔寨的老牌政治強人洪森。電話里,佩通坦的姿態(tài)放得很低,甚至稱呼洪森為“叔父”,懇求他幫忙解決邊境上的一些小摩擦。她還在電話里,說了自己國家前線士兵的不是,說他們“愚蠢”。
這通私人電話后來被泄露給了媒體。
這下子,整個泰國都感覺臉上無光。一個國家的領(lǐng)導人,竟然用那樣謙卑的語氣去求另一個國家,還罵自己的士兵。這件事情的后果很嚴重,佩通坦因此丟掉了總理的位子,成了一個普通的文化部長。這口惡氣,她憋了很久,整個泰國也憋了很久。
現(xiàn)在,這口被壓抑的怒火,終于在邊境線上燒了起來。
從7月24號開始,泰國和柬埔寨的邊境線上,十幾個地方同時響起了槍炮聲。到了26號天剛亮的時候,雙方的軍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交火。柬埔寨那邊說,光是那天凌晨,就遭到了泰國方面五輪猛烈的炮擊。
戰(zhàn)爭的火焰,燒毀了家園,也讓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沒法過了。
為了保住性命,兩國邊境地區(qū)加起來超過十萬的居民,只能在深夜里逃離自己的家,躲進臨時搭建的棚子里。他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家。
事情鬧得這么大,國際社會也不能坐視不管。
在紐約,聯(lián)合國安理會緊急開了一個閉門會議,專門討論怎么讓這兩個國家停手。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也急了。今年的負責人是馬來西亞,他們的總理安瓦爾,分別給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和泰國代理總理普坦打了電話,反復勸說,希望雙方能冷靜下來,回到談判桌前解決問題。安瓦爾說得很直白,打仗沒有贏家,和平才是唯一的出路。
除了他們,中國、美國、歐盟這些有分量的大國和組織,也都在喊話,要求雙方克制,不要讓局勢再壞下去。
對于這些勸和的聲音,兩國的反應完全不一樣。
柬埔寨這邊顯得很著急。沖突剛一發(fā)生,柬埔寨新上任的首相洪瑪奈,就立刻給聯(lián)合國安理會寫信,請求他們馬上介入,阻止泰國的軍事行動。柬埔寨的外交大臣也把美國、中國等好幾個國家駐柬埔寨的大使都請了過來,通報邊境的情況,一遍遍地強調(diào),柬埔寨是真的想和平解決問題。
柬埔寨的想法很清楚:自己的實力不如對方,希望國際社會能出來主持公道,給泰國一些壓力,別讓泰國一家說了算。
而泰國那邊的態(tài)度,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一開始,泰國外交部的話說得很硬,直接告訴外界,他們現(xiàn)在不需要任何國家的調(diào)解。他們認為,這是泰國和柬埔寨兩家人的事,應該關(guān)起門來自己解決。泰國還提出了自己的條件:想談可以,但柬埔寨必須先停火,拿出誠意來。
后來,可能是國際上的壓力太大了,泰國的態(tài)度才稍微松了一點,改口說并沒有拒絕國際調(diào)解,但還是強調(diào),最好的方式是兩國直接對話。
泰國這種繞來繞去的態(tài)度,其實暴露了一個核心信息:在這場沖突里,泰國認為自己是占優(yōu)勢的一方,手里握著主動權(quán)。
這種自信不是憑空來的,而是建立在實打?qū)嵉牟罹嗌稀?/p>
軍隊人數(shù):泰國大約36萬人,是柬埔寨的三倍還多。
軍事裝備:泰國空軍有先進的戰(zhàn)斗機,沖突開始后就出動轟炸了柬埔寨的軍事目標。而柬埔寨,幾乎沒有像樣的空軍,陸軍用的還是幾十年前的老舊坦克。
經(jīng)濟實力:泰國一年的國家總產(chǎn)值,大約是6300億美元。而柬埔寨,只有300億美元,連泰國的零頭都不到。
手里有這么大的優(yōu)勢,泰國當然不希望聯(lián)合國或者其他國家進來插手。他們更想做的,是直接和柬埔寨談,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逼著柬埔寨先低頭,做出讓步。這樣,之前因為那通電話丟掉的面子,才能掙回來。
說到面子,就必須再提到那個丟了總理位子的女人,佩通坦。
現(xiàn)在的她,是這場沖突里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人物。沖突爆發(fā)后,她站到了聚光燈下,發(fā)表了一番非常引人注目的講話。她眼眶里含著淚水,但語氣卻異常堅定。她說,泰國和柬埔寨之間談判的時間已經(jīng)結(jié)束了,軍隊已經(jīng)做好了所有準備,隨時可以支援邊境的士兵和公民。
這話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別談了,準備打吧。
很多人都看出來了,這是泰國高層的一次刻意安排。就是要讓佩通坦站出來,用最強硬的姿態(tài),把之前被洪森出賣、在電話錄音里丟掉的臉面,親手撿回來。她要向全泰國,也向柬埔寨,特別是向洪森證明,泰國不是好惹的,她也不是那個在電話里低聲下氣的女人了。
柬埔寨那邊,壓力最大的自然就是洪森。
雖然他去年已經(jīng)把首相的位子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洪瑪奈,但所有人都知道,柬埔寨真正能拍板做決定的,還是他。沖突升級后,有泰國媒體故意放出消息,說洪森害怕了,已經(jīng)坐飛機逃到了中國。
洪森的反應非常快。他馬上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fā)了好幾張照片,證明自己根本沒走,正在通過視頻和總理、國防部長、軍隊總司令開會,指揮前線的作戰(zhàn)。他還斬釘截截鐵地說,他沒有逃到任何地方,讓全國人民放心。
緊接著,洪森干了一件更出人意料的事。他穿上了一身筆挺的軍裝,坐上直升機,直接飛到了炮火連天的邊境前線。他親自去看望那里的士兵,給他們打氣,并且當場宣布,自己將親自負責前線部隊所有的后勤補給工作。他發(fā)誓,絕不會讓保衛(wèi)國家的士兵們孤立無援。
洪森在這個時候去前線,就是要用行動告訴泰國,特別是告訴那個想要出氣的佩通坦,柬埔寨不會屈服。
看著兩國懸殊的實力,再看看自己國家在沖突中的損失,洪森心里肯定也清楚,這仗要是硬打下去,柬埔寨會吃大虧。當初他拿出那段電話錄音,讓佩通坦下臺的時候,可能也沒有想到,會把泰國刺激到這個地步。現(xiàn)在火燒起來了,他再想滅火,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雙方火藥味很濃,動作也很大,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都還留著一些余地。
泰國代理總理普坦雖然嘴上警告說沖突可能會演變成全面戰(zhàn)爭,但泰國軍隊的行動還是有所控制的,比如出動戰(zhàn)斗機,主要打的是軍事設(shè)施,而不是城市。柬埔寨雖然損失比較大,但也沒有采取更激烈的報復行動。
這說明雙方的決策者心里都有一桿秤。他們知道,一場真正的全面戰(zhàn)爭,代價太高了,誰也承受不起。泰國經(jīng)濟會被拖垮,柬埔寨更是如此,整個東南亞地區(qū)的穩(wěn)定都會受到影響。聯(lián)合國、東盟、中美等國際力量都在盯著,誰也不能完全不當回事。
現(xiàn)在的交火,更像是一場大型的表演。話已經(jīng)說出去了,面子也丟不起了,架勢已經(jīng)擺開了,總得弄出點動靜來,給國內(nèi)的老百姓一個交代。
但雙方的內(nèi)心深處,可能都在等待同一個東西——一個能讓自己體面下臺的臺階。這個臺階,也許是國際社會拿出一個有分量的停火方案,也許是對方在高壓之下,先露出一點點退讓的意思。
最終如何選擇,將決定無數(shù)普通人的命運。這個答案,現(xiàn)在就掌握在曼谷和金邊那些決策者的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