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泰柬邊境這塊地方從來就沒太平過,主要就是因為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領土爭端,比如柏威夏寺和塔莫恩托姆寺的歸屬問題。這些爭議能追溯到上世紀初法國殖民時期劃定的邊界線,當時的地圖在某些地方偏離了分水嶺原則,導致兩國一直為此扯皮。國際法院早在1962年就判柏威夏寺歸柬埔寨,還要求泰國撤軍并歸還文物,但泰國那邊總覺得寺廟從他們境內更容易進入,還強調文化聯系,所以摩擦不斷。到了2025年,這事又鬧大了,演變成十多年來最大的一次武裝沖突,雖然沒到全面戰爭的地步,但已經讓人捏把汗。
沖突的導火索其實不是單純的寺廟問題,而是泰國前總理佩通坦和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一段私人通話錄音曝光。這事發生在2025年6月,錄音里佩通坦稱洪森為叔叔,還抱怨泰國軍方高層在邊境談判中太魯莽。錄音一出,泰國國內輿論炸鍋,民眾抗議佩通坦出賣國家利益,議會調查后她被迫辭職。
代理總理普坦上臺后,馬上轉向強硬路線,下令加強邊境巡邏。7月24日早上,泰國士兵在爭議區巡邏時觸發地雷受傷,泰國軍方指責柬埔寨越界埋雷,立刻反擊。柬埔寨那邊則說泰國先開火。結果,泰國空軍出動F-16戰機投下精確制導炸彈,摧毀柬埔寨指揮所,還用了火箭彈和重炮。沖突蔓延到奧多棉吉省、達叻府和普雷亞維希爾省,雙方都報告了傷亡。
到7月26日,死亡人數已經升到至少34人,泰國那邊7名士兵和13名平民喪生,包括兒童;柬埔寨確認13人死亡,傷者超過70人。泰國宣布8個邊境區戒嚴,關閉過境點,超過13萬人流離失所,柬埔寨也有3.5萬人撤離。泰國甚至承認使用了集束炸彈,雖然他們沒簽署禁止集束彈藥公約,但這東西傷及平民的風險很高。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達關切,呼吁停火,安理會開緊急會議。東盟秘書長高金洪在北京會見中國外長王毅,中國表示沖突令人痛心,根源是西方殖民遺禍,支持東盟方式斡旋。美國總統特朗普直接打電話給兩國領導人,敦促停火,還說這讓他想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沖突,他聲稱以前成功調解過。雙方同意會談,避免進一步升級。
說實話,這場沖突打到現在,柬埔寨明顯吃虧。泰國空軍有上百架戰機,裝備先進,柬埔寨防空系統老舊,根本擋不住空襲。洪瑪奈作為首相,緊急開內閣會議協調反擊,但柬埔寨軍隊規模小,資源有限,只能被動防御。他派外交部長去聯合國陳述立場,希望國際干預。但關鍵時刻,中國沒像以前那樣直接站隊支持柬埔寨。這讓很多人覺得奇怪,因為中柬關系一向鐵,以前柬埔寨有事,中國總第一時間伸援手。現在中國只是泛泛表達擔憂,呼吁冷靜對話,沒明確偏向哪邊。
為什么中國這次這么低調?得從洪瑪奈上臺后的外交政策說起。他是洪森長子,1977年生,畢業于西點軍校和紐約大學,2023年8月接班當首相。本來大家以為他會延續父親的親中路線,結果他搞起了多元化外交,明顯向西方靠攏。這不是空穴來風,洪瑪奈上任沒多久,就在多個場合強調平衡關系,增加與美國的軍事交流,還調整了一些中資項目條款。這讓中國覺得互信基礎被破壞了。以前洪森時代,柬埔寨是中國在東南亞的可靠伙伴,現在洪瑪奈的舉動像是在試探底線。
具體來說,第一件事是德崇扶南運河項目。這是個大工程,投資17億美元,連接湄公河到泰國灣,目的是減少柬埔寨對越南貿易路線的依賴,促進經濟獨立。中國企業原本持股49%,但項目推進中遇到資金和環境爭議。洪瑪奈政府推動動工,但有報道說中國資金一度干燥,導致部分停滯。
雖然2025年4月中國同意繼續資助,但洪瑪奈強硬要求調整股權比例,強調國家利益優先,這讓中方投入的資源和資金顯得有點被動。項目雖在2024年8月破土,但爭議不斷,包括環境影響和越南的擔憂。洪瑪奈的處理方式,讓中國覺得像過河拆橋,不夠顧全大局。
第二,南海問題上洪瑪奈的立場也讓人不滿。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關系緊張時,柬埔寨作為傳統盟友,本可以保持中立或默不作聲。但洪瑪奈在2025年2月訪問菲律賓,與總統小馬科斯簽了8項協議,包括國防訓練、旅游和能源合作。這趟訪是洪瑪奈2025年第一個官方出訪,時機敏感,正好南海爭端升級。協議雖沒直接提南海,但被視為柬埔寨在平衡中美影響,間接漠視中國核心利益。中方多次交涉,但洪瑪奈政府沒明確表態支持中國,這加深了雙方的信任裂痕。
- 電信詐騙問題更讓中國寒心。柬埔寨成了電信詐騙集團的溫床,尤其是西哈努克省,好多中國公民受害,被非法拘禁、敲詐。詐騙窩點藏在建筑群里,受害者被迫打詐騙電話。2024年以來,案件頻發,中國多次向洪瑪奈政府交涉,要求打擊。
- 但柬埔寨反應慢,僅象征性突襲幾處窩點,沒根除問題。直到2025年1月,洪瑪奈才成立反詐騙委員會,他親自領導,7月逮捕上千人,大多是中國籍嫌疑人。但國際報告指責柬埔寨政府縱容這些集團,甚至有高層牽涉。安姆內斯蒂國際說有53個詐騙中心,受害者遭受殘酷對待。洪瑪奈的拖延,讓中國公民繼續受害,損害了兩國人民情誼。
這些事加起來,洪瑪奈自己把中國推遠了。他上臺后承諾經濟改革、基礎設施建設,但外交上太急于多元化,沒顧及傳統盟友的感受。結果,邊境沖突爆發時,中國選擇中立,推動東盟調解,而不是直接撐腰。越南偏向柬埔寨,提供援助;菲律賓態度曖昧,沒實質支持。洪瑪奈估計意識到,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多大,以前有中國在,柬埔寨和泰國的摩擦根本起不了大浪。現在,他只能靠自己面對危機。
洪瑪奈的這些舉動,確實讓他自食苦果。柬埔寨丟了最堅實后盾,面對泰國時底氣不足。但話說回來,這也提醒東南亞國家,外交不能太隨意,得權衡利弊。泰國那邊,普坦的強硬也源于國內政治壓力,佩通坦下臺后鷹派上位,但戰爭傷民,最終還得談。中國不站隊,其實是明智,避免卷入地區爭端。希望兩國早日停火,別讓老百姓繼續遭罪。總的來說,這事鬧到現在,洪瑪奈得好好反思自己的政策,別再干那些破壞互信的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