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駐歐洲陸軍司令:烏克蘭正在研究如何炸毀朝鮮運輸炮彈的鐵路,盡管這需要大量的炸藥,但烏克蘭已經在做準備了,或將制造很大的破壞……
美軍前駐歐洲陸軍司令本·霍奇斯,在接受采訪時抖了個猛料,聲稱他與烏克蘭軍隊高層朋友談話時了解到,烏方正研究怎么炸掉朝鮮給俄羅斯運炮彈的鐵路隧道。
根據韓國情報部門的數據,自2023年以來,朝鮮已經通過鐵路和海運向俄羅斯輸送了超過6700個集裝箱的彈藥,其中僅152毫米炮彈就超過300萬發。
這些彈藥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源源不斷運往俄烏前線,直接支撐了俄軍每天數萬發的炮火消耗。
而烏克蘭這邊,西方援助的炮彈供應卻像擠牙膏,2023年歐盟承諾的100萬發炮彈最終只交付了30%,這種對比讓烏克蘭軍方坐不住了。
現代戰爭中,鐵路仍然是大宗物資運輸的核心動脈。以朝鮮向俄羅斯運輸炮彈為例,一列貨運列車可裝載200個集裝箱,相當于2萬發炮彈,一旦關鍵隧道被炸毀,整個運輸鏈可能中斷數周。
不過朝鮮的鐵路系統經過幾十年經營,部分隧道位于山體內部,深度達100米以上,防御等級遠超普通民用設施。
要摧毀這樣的隧道,可能需要數噸高爆炸藥,或者使用鉆地彈,但烏克蘭目前是否具備這種能力呢?
烏克蘭的遠程打擊手段近年來確實有突破。2025年3月,澤連斯基宣布烏克蘭成功測試了射程3000公里的長航時無人機,這種無人機理論上可以覆蓋朝鮮全境。
此外,烏克蘭還從土耳其引進了BayraktarTB2無人機生產線,該機型續航時間超過24小時,配合衛星制導炸彈,可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不過無人機攻擊需要實時情報支持,而朝鮮境內的鐵路隧道位置、防御部署等信息,烏克蘭情報部門是否掌握?這可能需要依賴衛星偵察或特種部隊滲透。
但值得注意的是,朝鮮的鐵路運輸并非完全依賴單一線路。根據朝鮮鐵路網資料,連接中朝邊境的平義線、咸北線等多條線路都可通往俄羅斯遠東港口。
即使某條隧道被炸毀,朝鮮仍可通過其他線路或增加海運比例來維持運輸。
例如2024年朝鮮通過羅津港向俄羅斯東方港運輸的彈藥就占總供應量的40%,這種多渠道運輸模式降低了被“一鍋端”的風險。
而霍奇斯的言論背后,可能還有更深層的戰略考量。作為前駐歐洲陸軍司令,他曾多次批評西方對烏援助“不夠徹底”,主張擴大對俄打擊范圍。
此次爆料或許是為了推動西方放寬對烏武器出口限制,尤其是遠程導彈和無人機技術。
畢竟,如果烏克蘭真能對朝鮮境內目標發動攻擊,不僅能削弱俄軍彈藥供應,還可能迫使朝鮮調整軍事合作策略,甚至引發中俄朝三邊關系的微妙變化。
不過,這種行動的政治風險也不容忽視。朝鮮是擁核國家,其憲法明確將“先軍政治”作為國策。
如果烏克蘭攻擊朝鮮領土,可能觸發《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中的共同防御條款,導致俄羅斯直接參戰。此外,國際法中的主權原則也會成為爭議焦點,烏克蘭可能面臨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
從技術層面看,炸毀鐵路隧道需要解決兩大難題:精準定位和足夠火力。朝鮮的鐵路隧道多隱藏在山區,部分隧道上方覆蓋數十米厚的巖層,普通航彈難以奏效。
參考美軍在阿富汗使用GBU-57鉆地彈的經驗,穿透60米巖層需要2.3噸TNT當量的爆炸威力,而烏克蘭目前是否擁有類似彈藥尚未可知。
此外,朝鮮在邊境地區部署了S-300防空系統和大量雷達站,無人機突防成功率也存在疑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