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體育館的聚光燈下,深圳大學女乒與黃石基地·華新的對決鏖戰正酣,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的身影卻意外缺席,既未上場參賽,也未出現在替補席,深大女團最終憑借蒯曼決勝盤的強勢發揮,以3-2險勝對手,但比賽剛結束,孫穎莎便匆匆離場,直奔廈門機場,網友目擊她在中午十二點多緊急飛往北京,印證了她“在場館待到最后一刻才離開”的行程軌跡
深圳大學此役的勝利堪稱驚險,盡管蒯曼/平野美宇在雙打中先失一局后連扳三局逆轉取勝,覃予萱更是在單打中上演讓二追三的精彩翻盤,但日籍外援平野美宇在關鍵第三盤以0-3慘敗于國家隊隊友木原美悠,暴露了深大在孫穎莎缺陣時的陣容脆弱性,直至蒯曼在決勝盤直落三局擊敗姚睿軒,深大才以3-2驚險過關,避免遭遇“讓二追三”的大逆轉,這場險勝的背后,是孫穎莎連續第二場高掛免戰牌的現實,深大俱樂部已在悄然推進“去莎化”的戰術實驗
孫穎莎的緊急返京迅速引發猜測,多方消息顯示,國家隊教練組競聘工作正處于關鍵階段,據前國手劉丁碩透露,本次競聘結果預計將于7月底或8月初公布,隨后將啟動教練與運動員的互選程序,作為女隊核心球員及世界第一,孫穎莎以運動員代表身份參與相關會議或投票具有合理性,這不僅關乎她個人的主管教練安排,更涉及奧運周期備戰體系的構建
乒超第二階段中,孫穎莎的“選擇性出戰”已成焦點,她在首日搭檔平野美宇取得女雙開門紅后,便連續缺席對陣山東魯能、黃石基地的關鍵戰役,僅以“場外指導”身份現身,這一安排雖被部分觀眾質疑為“避戰”,但深大俱樂部的戰略考量實則清晰:避免過早暴露孫穎莎與平野美宇的雙打戰術組合,同時為外援適應乒超強度創造空間,俱樂部管理層曾明確表示,這是基于“決賽前隱藏核心戰術”的長遠布局,絕非畏懼強敵
邱貽可教練面臨的抉擇,進一步解釋了孫穎莎參與決策的緊迫性,當前邱貽可同時主管孫穎莎與蒯曼兩位頂尖選手,但在奧運備戰深化的背景下,國乒極可能要求他在二人之間作出選擇,若師徒互選環節無法達成共識,國家隊將直接指派教練,而51歲的前男隊主帥秦志戩已被視為孫穎莎新教練的熱門人選,這位培養出馬龍、張繼科等大滿貫的功勛教頭,恰是助力孫穎莎沖擊大滿貫的理想導師
輿論對孫穎莎的缺席存在分歧,部分球迷認為頂尖選手應當珍惜聯賽鍛煉價值:“越是精心保護的神話,越害怕突發事件的驗證”;但也有觀點支持戰略性休整,強調職業運動員需科學分配體能,值得注意的是,孫穎莎已不僅是普通球員,24歲的她當選全國青聯常委,成為該組織74年來最年輕的體育界常委,這一身份賦予她更重的責任,此次返京或意味著她正從“賽場王牌”向“決策參與者”轉型
孫穎莎的緊急返京,折射出頂尖國手在職業體育生態中的多維角色碰撞,若確為國乒教練競聘而行,此舉恰恰彰顯新生代球員在隊伍建設中獲得的話語權提升,當邱貽可面臨“保莎或保蒯”的抉擇時,孫穎莎的直接參與,既是對自身職業發展的負責,也是對教練資源科學配置的支持
更深層看,國乒的此次競聘關乎洛杉磯奧運周期的布局,孫穎莎的缺席聯賽與投身決策形成了一種辯證統一,暫時的戰略退隱,恰是為更重要的戰役蓄力,而深大俱樂部在“去莎化”過程中的險勝,反證了團隊厚度之于冠軍的重要性,中國乒乓球的可持續發展,正需要更多蒯曼這樣的新銳在壓力下挺身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