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方寸地 開出振興花
■郝長虹
六安市司法局
今晚的柏樹林村飄著淡淡的果香。坐在村委會辦公室的臺階上,望著遠處星星點點的燈火,駐村這一年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那些在板凳會上爭執的面紅耳赤,在田間地頭沾滿泥土的褲腿,在豐收時節鄉親們的笑臉,都成了我最珍貴的駐村記憶。
初遇:美麗鄉村背后的嘆息。記得去年我剛到村里時,雖然家家白墻黛瓦,但房前屋后總能看到半人高的雜草。60%的庭院荒著,留守的老人常蹲在門口念叨:“年輕人都進城了,這么好的地可惜了。”這話像根刺扎在我心里。我們司法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反復琢磨:怎么讓這些“邊角料”變成“金疙瘩”?
圖片來源于網絡
破局:群眾心田早有春。其實早在駐村工作隊到來前,三里組的老黨員們就悄悄種下了“試驗田”。當我們第一次踏進這個自然村時,發現已有七八戶人家在房前屋后種上了時令蔬菜。這讓我們既驚喜又感慨:鄉村振興的種子,早就在群眾心里發了芽。只是苦于缺技術、少銷路,始終成不了氣候。我忽然意識到,與其另起爐灶,不如把星火聚成火炬,這正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
隨后,黨員帶頭拆了自家圍墻,我卷起褲腿和村民一起清雜草,大家用行動詮釋“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的擔當。群眾看在眼里,暖在心上,紛紛擼起袖子加入“微田園”建設中。從“各顧各”到“一起干”,最終分散的庭院連成片,荒蕪的土地變菜畦。
圖片來源于網絡
星火:烘干機轟鳴時。田園荒蕪的問題解決了,資金從哪來的煩惱又涌上心頭。我帶著工作隊隊員通過跑項目、籌資金、引技術多管齊下,最終爭取到縣里3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市司法局又幫助引進空氣能烘干機,建起脫水蔬菜車間,讓農產品附加值翻了三倍,去年戶均增收超過2000元。如今“黨支部+村集體+農戶”模式已全覆蓋,村集體統一種苗供應、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形成了“產前有幫扶、產中有指導、產后有銷路”的閉環體系。
生長:小院里的經濟學。現在走進村里,每個院子都是一本經濟賬:李家的金絲皇菊、張家的貢菜、王家的葡萄……每個院子都成為特色產業的“微單元”。我們推行“一院一品”特色發展模式,打通“田間”到“市場”的產業鏈條,駐村工作隊員個個化身“帶貨員”,開發“節日大禮包”,帶著農產品跑展會、進平臺、搞推銷,去年銷售額突破了25萬元。鄉親們都笑著說,我們的小院子,現在真成了“聚寶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守望:燈火里的新征程。傍晚,剛忙完手頭的工作,就收到同事發來的信息:“郝書記,你們上次在村里組織的法治文藝匯演活動獲‘六安發布’微博和《皖西日報》報道啦!”我抬起頭,看著墻上2024年度市級“紅旗黨支部”“安徽省文明村”的獎牌,清醒地認識到,這是榮譽,更是激勵:鄉村振興沒有終點。接下來,要整合紅橋、大雙、雙溝等組的零散土地,再打造3個庭院經濟示范點。遠處大棚的燈光還亮著,明天要發往六安的200份水果禮盒正在裝箱。
回到宿舍,翻開駐村日記,我在最新一頁寫道:“鄉村振興不是造盆景,而是要育森林。當我們把每個庭院都當成希望的苗圃時,春天自然就來了?!?/p>
原創征集
即日起,“安徽司法”推出特別策劃【夜讀】,原創文藝作品均可參與……
我們一直都在等
等一顆熱愛生活 積極向上的心
等一雙善于觀察 發現美好的眼
等一支妙筆生輝 畫龍點睛的筆
等一篇行云流水 拍案叫絕的文
或許您是一位筆走龍蛇、力透紙背的60后
或許您是一位走南闖北、愛好攝影的70后
或許您是一位熱愛寫作、銜華佩實的80后
或許您是一位個性鮮明、打破常規的90后
或許您是一位桀驁大膽,勇于創新的00后
我們將在這里,為心懷星辰大海的您提供一個原創作品展示的平臺
我們將在這里感受您最真的思想和最美的心靈
我們一直期待著您的加入 ……
作品要求:
原創作品,內容健康;
體裁、形式不限,散文、詩歌、攝影、繪畫、朗誦、視頻等均可。
投稿方式:
郵箱:sft7000@163.com,投稿按“姓名+作品”的方式命名;
郵件中請注明姓名、單位、作品主題內容及聯系電話,作品以郵件附件的形式上傳。
策 劃
安徽省法治宣傳和研究中心
編輯:方航
校對:陽陽、辛文
審核:徐春節
安徽省司法廳出品
投稿專用郵箱sft700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