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赤峰市紅山文化博物館展品。實習生 董昱攝
人民網赤峰7月27日電 (齊浩男、實習生董昱)7月27日下午,赤峰文旅體農商融合行動主題調研采訪團走進赤峰市紅山文化博物館與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觸摸歷史文脈,感受遠古紅山文化與夏家店文化的魅力。兩館在赤峰市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進程中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為赤峰文旅融合發展作出極大貢獻。
紅山文化博物館坐落于紅山腳下,該館將現代建筑藝術與紅山文化融會貫通,富有獨特意蘊,整座建筑占地30畝,主體面積8422平方米,進入館內,2126平方米的基本陳列展廳被分為文明曙光、敬天法祖等七個部分,通過珍貴的文物、逼真的圖片、生動的文字,讓人們得以窺探到紅山先民的生活場景及社會風貌。造型獨特、雕刻精美的陶器玉器,是紅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的我們在驚嘆于遠古先民高超技藝的同時,堅定了對文物傳承與保護的信心。
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位于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村,是赤峰唯一的遺址類博物館,也是國內首家以氣膜為建筑材料的遺址類博物館,從遠處看,巨大的白色圓形穹頂格外引人注目,構成了一處獨特的文化地標。場館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館內共分4個展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占據主體,2009年至2010年共發掘13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居住區、作坊區、窯址區和墓葬區共四個區域,出土各類珍貴文物共1512件,內含房屋、窯穴、灰坑等遺址單位710處,通過講解介紹,我們了解到當時的社會結構與歷史風物,原始古樸的土方院落讓我們感受到先民生活的煙火氣息。自2009年發掘至今,赤峰市政府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了完善的保護措施,二道井子遺址以其獨特的考古價值與學術價值成為了暨紅山文化后的又一歷史文旅名片。
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與認同,紅山文化博物館與二道井子博物館是赤峰文物保護、文旅發展道路上的重點項目,紅山文化博物館自免費對公眾開放以來,累計參觀人數達50萬人次,并于2024年9月承辦中華文明的璀璨星辰——“紅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討會;二道井子博物館也于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赤峰市紅山文化博物館展品。實習生 董昱攝
市民參觀赤峰市紅山文化博物館。實習生 董昱攝
赤峰市紅山文化博物館展品。實習生 董昱攝
赤峰市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展品。實習生 董昱攝
赤峰市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展品。實習生 董昱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