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旅游局介紹,近期的上海,你能“遇見”不少古代文明大展,包括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大展,還有“何以中國”系列的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精絕古國和麥積山石窟藝術......@所有人,上海這波古代文明大展正在展出,別錯過↓
金字塔之巔
古埃及文明大展
在尼羅河畔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古埃及文明猶如一部浩瀚的史詩,以其獨特的木乃伊文化、絢爛的神話傳說、精湛的藝術雕塑以及法老們的傳奇故事,持續激發著人類對過往歲月的無限遐想與探索欲望。
“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匯集492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包括圖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飾以及薩卡拉地區新發現的彩繪木棺、動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
不出國門,也能盡覽古埃及文化。自開展以來,三個展廳包括文創商店都迅速被觀眾“攻占”,全面呈現古埃及文明面貌及其最新考古發現。
即日起至8月10日,除周一閉館日外,上海博物館將每天增設夜場,每場延長開放時間至21:00(19:00停止入館)。8月11日至8月17日將進行連續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0:00-24:00。
展期:即日起-8月17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
開放時間:即日起-8月17日9:00-21:00,8月11-17日0:00-24:00
參與方式:購票預約
希臘人
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
自新石器時代啟程,至希臘化時代落幕,本次展覽突破傳統文明敘事,聚焦鮮活的個體生命史,“用古希臘人的故事講古希臘的歷史”,讓觀眾直面塑造歐洲文化基因的關鍵群體。
從屈臂女人像到卡馬雷西風格陶盤,從阿伽門農金面具到金花冠,從荷馬頭像到庫羅斯和科萊……展覽集結希臘本土270件/套考古發掘的珍藏,首度大規模亮相上海世博會博物館。
展覽分為“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荷馬時代”“古風時代”“古典時代”“希臘化時代”六個單元,全方位展示古希臘的璀璨文明,帶領觀眾感受古希臘文明的智慧與光芒。
展期:即日起-10月26日
地點:世博會博物館(黃浦區蒙自路818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
穿越時空的凝視
麥積山石窟藝術的千年回響
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麥積山因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泥塑作品而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此次展覽所呈現的137件麥積山石窟精品,涵蓋泥塑佛像、洞窟壁畫、石雕造像碑、泥塑殘件、復制洞窟、微縮洞窟模型、研究文獻等多類型展品。其中,文物精品62件/套,一級文物達12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不僅呈現了3個麥積山等比例復原窟,更亮相了5件從未展出的珍貴泥質文物殘件。同時,展覽邀請到30余位當代藝術家,與觀眾共同展開這場跨越1600年的麥積山石窟藝術回響。
展覽期間,寶龍美術館每天推出兩場免費定時導覽。更有周末推出的專家深度導覽,以及根據展覽主題打造的豐富營學活動。從不同維度,一起探尋千年麥積山石窟背后的秘密,感受歷史的厚重、藝術的絢爛。
展期:即日起-10月26日
地點:上海寶龍美術館7、8號廳(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場)
精絕七日
新疆尼雅遺址數字大展
尼雅遺址,坐落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是漢晉時期極具影響力的綠洲城邦聚落遺址。它所處之地曾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關鍵通道,見證了無數駝鈴悠揚、商旅穿梭的繁華景象。
這里的環境極為神秘,狂風呼嘯的沙漠之下,隱藏著一座曾經生機勃勃的綠洲城邦。歲月流轉,沙埋珍寶絢麗奪目,大量保存完好的文物出土,吸引著歷史、考古、文學、藝術等各界目光。
“精絕七日:新疆尼雅遺址數字大展”是全國首個大規模新疆文化主題沉浸式展覽。新疆博物館國寶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復制件)及百余件珍貴文物級展品在上海首次展出,開啟一場震撼心靈的文化巡禮。
即日起-7月27日19:30-20:30,新疆和田新玉演藝團空降拉法耶文化藝術中心,為現場的觀眾帶來沉浸式西域樂舞體驗活動。
展期:即日起-8月31日
地點:拉法耶文化藝術中心(黃浦區復興中路323弄)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30-19:00(18:00停止入場)
龍騰中國
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
紅山文化興起于西遼河流域,地處銜接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三角地帶。距今8000至5000年,遼河流域氣候暖濕、環境適宜,溫帶森林與草原交接,成為東北漁獵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交匯的前沿地帶。
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塑造了紅山社會以漁獵為本、農業逐步發展的經濟形態。紅山文化大量繼承了本地區文化傳統,吸收了來自東北地區與中原地區文化因素,交流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地域特征鮮明的文化特色,推動了紅山社會的復雜化進程。
“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是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覽聯合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等二十家博物館與考古機構,甄選三百余件文物,匯聚紅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發現。
展覽以故宮博物院藏的紅山文化“C”型玉龍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紅山文化玦形玉龍為引,通過“龍出遼河”“龍行紅山”“龍衍九州”三個單元闡釋紅山文化信仰統一、禮制初成的古國面貌,回答“何以中國”的歷史之問。
展期:即日起-10月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東館 光明乳業第一特展廳(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952號)
開放時間:10:00-18:00(17:00后停止入場)每周二閉館(國定節假日除外)
參與方式:網上預約
來源:上海發布
編輯:呂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