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騎行運動熱力十足。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騎行隊伍,還催生出騎行拍照、騎友餐廳等消費新業態。
上午九點,記者來到北京市門頭溝區,從檀谷商圈至戒臺寺的騎行線路現在已經成為眾多騎行愛好者的選擇。
騎行愛好者:一般都會組織一些騎行活動,一群人一起騎可以說說笑笑、互相鼓勵,一個團大概15人到20人。
騎行愛好者:我這兩個月瘦了40斤,一周騎400公里左右。
記者了解到,進入夏季后,從檀谷商圈至戒臺寺的騎行線路,平均每天的騎行人數都超過4000人次,這段路全長約8公里,90%以上為山路彎道。普通騎友在1小時內就可以完成單向騎行,不少人在此拍照打卡留念。
騎行愛好者:我61歲了,騎行以后脂肪肝減少了,身體也好了。
騎行定焦攝影師 陰碩:照片每張10元,視頻每條24元,視頻一般每條20秒左右。
從城市到郊外,隨處可見騎行愛好者的身影,騎行相關裝備的銷售也隨之走熱。
胡同山野騎行文化空間負責人 何鑫:今年從四五月份天氣轉暖以后,各家門店的銷量大概漲幅在20%~30%。主銷車型基本在1萬元到5萬元,騎友大概一年做1到2次的整車保養,費用大概800元到1000元。
北京某騎行服裝店店長 遲權龍:客戶比較常買的比如騎行服、騎行褲、頭盔、眼鏡、防曬護臉、騎行小帽等等。近三個月,銷售量對比去年同期大概提升了30%~40%。
隨著騎行和戶外活動的人氣越來越旺,許多消費場景應運而生。不少商圈也在不斷完善配套服務,逐步設置了騎行友好餐廳,騎行藝術打卡裝置以及專門存放自行車的公共區域。
北京檀谷商圈工作人員 張心儀:在這里可以實現裝備采購、裝備維修、體能訓練等一站式騎行服務,在商圈里還設置了非常多車架,讓愛車不離開視線就可以享受很多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