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清流Plus
作者|王曉悅
主編|趙妍
大家好,我是買不起普洱茶只愛喝街邊檸檬茶的清流君。
這世界,有的人愛喝茶,還有的人愛炒茶,清流君說的不是那種真·炒茶,而是這種炒茶——像炒股一樣把價格炒高,再出售給下家賺差價。在廣州著名的芳村茶葉城,就有這么一群人靠炒茶發家致富or傾家蕩產。這群神秘的茶商,大部分是愛冒險的潮汕人,但他們炒的茶卻不是潮汕功夫茶,而是來自云南的大益茶。
在普洱茶界,大益茶是名頭最響的牌子,幾乎每個炒茶的人都會炒大益茶。說到大益茶,又不得不提大益茶的掌門人吳遠之。他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又有海外工商碩士學位,據說還在海外干過金融,因此很有金融思維。吳遠之2004年收購了云南一家虧損的茶廠,用來打造大益茶品牌。在他的運作下,大益茶的價格越來越高,最高的時候某款大益茶市價高達6500萬元。就算最近這款茶大幅跌價了,算下來每克茶價格還要1800元,要知道,現在黃金一克也就500元左右。
不幸的是,這位把普洱打造成黃金的“茶王”,在2021年底突發腦溢血離世,享年55歲,令人惋惜。吳遠之“茶王”的地位和聲望很高,他的離世,對整個普洱茶市場都產生很大的影響。有茶商就告訴清流君,吳遠之離世消息一出,就有人馬上甩賣手里的大益茶。
但清流君多方探訪發現,大益茶早在2021年4月漲至高點之后就大幅下滑了,整個普洱茶市場其實早已開始降溫。那么,這種神秘的炒茶模式到底是怎么樣的?最近在路邊突然冒出來的大益茶加盟店又有何貓膩?
這一期,清流君將親赴廣州芳村茶葉市場,為大家一探究竟。
(芳村茶葉城)
瘋狂普洱茶降溫
2022年年初,清流君來到芳村茶葉城,但這里明顯人流量很少,臨街店鋪里沒什么人,大商城里也很安靜,一些茶葉店還關停轉租。一位在芳村市場跑業務的茶商告訴清流君,2020年底普洱茶還炒得火熱,芳村市場簡直人山人海。但2021年下半年,普洱茶價格大跌,整個市場也就冷清了不少。
(冷清的茶葉城)
說到普洱茶最近的大跌,很多茶商都很心驚。
比如,吳遠之打造的經典產品“倉頡號”,之前價格最高漲到22萬元一提,但現在價格跌得只剩10萬一提,直接腰折。
普洱茶最小單位是餅,一餅為357克普洱茶。通常以7餅為1提,12提為一件。因此一提“六星孔雀”總重量約2.5千克,按照目前的價格,相當于1克普洱茶售價1800元,而目前一克黃金的價格在500元上下波動,“一兩黃金一兩茶”已經無法形容這種天價了。
那么,平平無奇的普洱茶,是怎么被炒出天價的?茶商告訴清流君,吳遠之控制的大益茶集團,發布新茶通常搞限量發售、搖號配貨等營銷手段,再加上莊家配合抬價,大益茶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前兩年,大益茶的新品一茶難求,還要充值VIP、提前托關系才能搶到,不過當時市場很熱,轉手一賣就能賺到差價。
現在什么都搞線上,炒茶也開始互聯網化、金融化。比如,大益茶和一些炒茶中介,開發了炒茶小程序或者APP,實時提供產品報價,甚至有和股票類似的k線圖,紅色為漲、綠色為跌。清流君在芳村某個中介門店內看到,一塊大屏幕正在輪播當天茶市的走勢,各個知名產品均有報價、漲跌幅等。
(大益茶旗下的大益行情網)
但是現在,普洱茶的熱鬧已經過去,普洱茶市場在2020年進入降溫期,2021年下半年金融屬性最強的大益茶降價最兇猛。
究其原因,從2014年到2021年,普洱茶連漲了6年,茶葉太貴,以大益茶為代表的貴價普洱茶都在高位難以再漲。加上新茶量價齊升,再遇上經濟下滑,市場接不住了,因此2020年到2021年整個普洱茶市場行情都很低迷。
有關部門對天價普洱茶的表態,也是整個市場行情的風向標。
2021年4月及5月,云南省、臨滄市和云縣三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先后發出“風險提示函”,就云南省某品牌普洱茶的價格炒作及“天價‘金融茶’風險”發出風險警示。而2021年4月及5月,是這一波普洱茶漲價的最高峰,之后整個市場急速降溫。
從普洱茶的歷史來看,普洱茶是帶有金融屬性的,也具有周期效應。普洱茶經歷了2007年、2014年及2021年三輪高峰,一個周期大致在7年左右。有人在幾輪周期中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07年的茶到現在還沒有回本”。
加盟店潛規則
與芳村市場冷清相對比的是,清流君和身邊的小伙伴都發現,近兩年廣深兩地大益茶門店突然暴增。比如在芳村茶葉市場,短短一條街,就有兩到三家大益茶加盟店。
(位于茶葉城的大益茶加盟店)
幾家分布在市區的大益茶門店工作人員也表示,自家的加盟店是在去年或者今年年初才開店的。
(位于市區的大益茶加盟店)
大益茶的加盟店這么吃香嗎?清流君發現,網絡上大益茶加盟的信息滿天飛,一些宣傳頁面聲稱只需投入50萬元就能年盈利40萬元,聽起來就很吸引。不過,謹慎的清流君還是通過官方電話找到了負責加盟的工作人員,發現官方說法和網上的信息完全不同。
大益茶負責加盟的工作人員表示,加盟大益茶的門檻很高,首先加盟方要提供1千萬元的銀行存款驗資,這可不是50萬元就能搞定的??磥恚芗用舜笠娌璧睦习?,身價不菲呀。
驗資成功后,加盟方還要去大益茶辦公點面試,由大益茶評估其加盟能力,再根據城市、地段及人流等多個因素定下加盟等級。讓有千萬存款的老板登門面試,大益茶排場著實大。
按照這個工作人員的說法,加盟一家大益茶的門店,大概要投入資金300萬元,要求門店面積在150平方米以上。加盟后,門店從大益茶處購入產品,再自行銷售,自負盈虧。目前,大益茶的門店等級分為體驗店及專營店A級、B級,不過,該工作人員還有點神秘兮兮的,詳細的加盟細則還是要驗資后面試才能知道。
清流君有位小伙伴比較了解內情,他就表示,大益茶的門店按照等級配新茶。之前大益茶的門店分為專營店、體驗館及超級體驗館多個等級,其中體驗館又有6個細分等級,超級體官又分三個細分等級。根據等級不同,加盟店獲得的配貨數量不同。
相比外面的行情價,大益茶配新貨的價格很便宜,門店拿到新貨轉手就能賣出差價,這是門店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比如,一件新茶配貨價格3萬元,外面行情價能到10萬,門店轉手就能賺到7萬元利潤。目前的情況是,大的門店可以配更多新貨維持經營,但因價格下滑,盈利空間正在縮減。而小店配貨少難以存活,所以最近兩年大益茶門店雖然拓展很猛,但近一年有許多小店又快速倒閉了。
要達到不同等級的店鋪,除了在規模、裝修等方面有要求,還有指標要求銷售快消品,但那些快消品做得又差定價又高……虧本都賣不出去,只能送人。如果門店不按照指標去做,則可能被降級,減少配新茶的數量,那門店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除了炒新茶,門店還有另一個潛規則。一位門店工作人員告訴清流君,門店除了對外售賣普洱茶,也會進行回收。按照零售價售賣,回收時主要依據是行情價,但比行情價稍微低點。
這個工作人員的意思是,買茶用來送禮的話,到時收禮的人也可以把茶餅帶到門店進行回收。你品,你細品。
吳遠之的商業帝國
扒完大益茶的模式,我們來看看“茶王”的商業帝國。
你以為“茶王”只做茶,那實在是太年輕了。早在2014年,就有媒體報道,主營水泥的上市公司博聞科技是吳遠之實際控制。早在博聞科技1998年的年度報告中,吳遠之就是博聞科技的董事長,后來又任董事等職位,但表面上吳遠之并不持有博聞科技股權。
目前,博聞科技前三大股東為深圳市得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得融投資”)、北京北大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大資源”)及云南傳奇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云南傳奇”)分別持股17.15%、11.79%及10.67%。這三個股東后面,都有著吳遠之若隱若現的身影。
比如,第一大股東得融投資由自然人王綏義控制,媒體曾報道稱王綏義是大益茶的中層員工。
而二股東北大資源2016年填報的企業電話,與5家吳遠之控制的大益系公司相同。到2019年,北大資源填報的企業電話,又與吳遠之控制的北京虎族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虎族體育”)相同。這家虎族體育原名為云南大益快樂品茗在線服務有限公司,曾在2009年出現在博聞科技的供應商列表中,博聞科技向其預付款項超過1億元。此外,吳遠之目前仍顯示為北大資源的董事、總經理。
三股東云南傳奇也有類似的情形,云南傳奇2015年填報的企業電話,也和多家吳遠之控制的公司相同。此外,云南傳奇曾在2017年底接手一家宜興瑞濟醫院有限公司,后在2019年轉手給吳遠之控制的北京慈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其他的跡象也表明,上市公司博聞科技和大益茶集團關系密切。清流君發現,博聞科技曾與大益茶集團旗下的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合資設立勐海博益茶業發展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股90%及10%。這家公司設立于2005年,主營茶葉及系列產品貿易,目前已被注銷。
博聞科技的實控人是否是吳遠之?雙方之間的交易是否合規?這些疑問已圍繞博聞科技多年。
清流工作室發現,博聞科技還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新疆眾和(600888.SH)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93%。博聞科技的董事長劉志波及副董事長施陽均在新疆眾和任董事。早年,施陽曾以“滇茶大益天下·馬幫西藏行”組委會秘書長的身份出現在新聞通稿中,且其與吳遠之共同投資多家企業。
當然,大佬涉獵范圍比大家想得還要廣。除了水泥、普洱茶,吳遠之投資領域多樣,他控制的北京慈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多只基金,最終投向醫療健康、生物科技及機器人等多家初創公司。其控制的云南寧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多只股權投資資金,最終投向教育、農業等領域。
此外,吳遠之控制的云南寧祥春融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還通過云南寧祥春融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投向兩只新三板公司,一家是主營植物種植的云南潤紫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一家則是赫赫有名的百億私募信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