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清流Plus
作者|周淼主編|趙妍
清流PLus,資本是本故事書。大家好,我是近日研讀造假案例的清流君。本期清流君要分享的是曾在7年瘋漲30倍、屢被坐莊、還割了莊家韭菜的“A股第一強莊”仁東控股。3月27日晚,2022年3月27日晚,仁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仁東控股,代碼:002647)發布《關于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公司被曝出2019年、2020年上半年虛增了7968萬利潤,公司和參與財務造假的時任高管霍東等人共計擬被罰370萬元。
仁東控股在資本市場本不知名,但在2020年股價暴漲4倍崩盤后,其背后的各路資本也浮出水面,包括叱咤資本市場多年的山西財團德御系、內蒙古前首富霍東家族、“牛散”景華系等。其中,德御系核心人物田文軍及景華曾又先后因坐莊仁東控股被罰,二人用了近百個賬戶操縱公司股價,但最終還是合計虧損了超28億元。
幾經易主
仁東控股的前身宏磊股份主要從事銅加工業務,于2011年上市。在上市前幾年,公司的業績均實現了翻倍增長,但就在上市前夕,其控股股東宏磊控股便被曝出總額高達25億元的債務危機以及侵占公司利益的消息,隨之而來的就是監管的處罰。直到2016年,宏磊股份迎來了山西資本財團之稱的“德御系”的入主。
“德御系”據稱是由一群山西晉中商人組成,也是資本市場知名的莊家派系,其核心人物是曾叱咤資本市場多年的的田文軍。2014年到2016年年間,德御系已接連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在美上市的穩盛金融(WINS)在美股價一度被爆炒幾十倍。連華爾街也傳出這樣的話,別說過頭話,別惹山西人。
其中,德御系旗下的柚子資產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張永東為其第二大股東。據說張永東的身份也不簡單,不僅與田文軍關系密切,2015年,其還因操縱股價被證監會處罰,之后又轉戰港股資本市場,先后介入上述被德御系爆炒的美股穩盛金融在內的多家香港“老千股”,因此被稱為香港“千王之王”。
在入主宏磊股份后,“德御系”便一把花了14億元買了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廣東合利金融,欲轉型金融行業,公司也自此更名“民盛金科”。之后,民盛金科的股價也一飛沖天,但另一方面,公司業績卻出現巨額虧損,最終引發了一系列問題,而這一切或與“德御系”不無關系。
據稱,德御系在控股這些上市公司期間,曾通過頻繁股權質押、“左手倒右手”的資產騰挪,在資本市場割了一茬又一茬韭菜。后來,田文軍海先是被曝出收割了包括農商行、城商行等多家銀行引發了金融圈“地震”,又因坐莊仁東控股等上市公司,遭到證監會處罰。
彼時,田文軍曾在2016年至2018年控制了19個證券賬戶操縱仁東控股股價,交易金額超過40億元,但他還是虧了1個多億。在2017年年底,“德御系”資金鏈便出了問題,只能將民盛金科再次出手。最終,是年僅30歲的霍東耗資13.03億元一舉拿下了公司控制權。自此公司也更名“仁東控股”,霍東也成為了其實控人。
霍東對于市場也并不陌生,他便是在23歲留學回國后到父親公司當高管的內蒙古前首富霍慶華之子,早在收購前前,霍東便旗下的仁東天津早在2016年作為接盤方之一,與“德御系”進入了上市公司。在與“德御系”交手那年,霍東剛創辦了正東致遠公司,并在短短幾年里,控股了多家公司的股權,并成立了仁東集團,就此“一戰成名”。
在霍東入主后,仁東控股股價一直上漲,業績也開始轉好,互金業務也已成為公司主業。但直到后來外界才得知,霍東收購上市公司的資金主要來自家庭自有資金以及岳母的借款。但沒想到沒多久,仁東控股便資金緊張,而霍東又選擇牽手有著國資背景、曾參與過不少爆雷公司的海科金集團,將其持股以委托管理的方式交給海金科。
造假被罰
彼時外界就有傳聞稱,海科金幾乎以零成本拿下了仁東控股的控制權,且享有每年2000萬的管理費。在這之前,霍東自己還花了1.5億元入股了海科金。此后仁東控股股價便一路暴漲到60元/股。但可能發現了接手了收拾不了的爛攤子,海科金在1年托管到期后的2020年11月便離場了,霍東也再次成為仁東控股的實控人。
在這之后,仁東控股又一連走出14個一字跌停板,回到了漲前14元左右的水平,市值蒸發約250億元,此后仁東控股也有了“A股最強莊”、“最強絞肉機”的名號。2020年“德御系”危機爆發,與之相關的多家上市公司被拖下水,與之交往甚密的仁東控股也迎來水逆之年。
彼時,一筆“德御系”于2018年以信托形式從潞城農商行套出的15億的債務出現違約,而仁東控股據傳因為其提供擔保的慘受牽連。雖然遭到了銀行的起訴,不過仁東控股并不打算為這筆巨款“背鍋”,而是報了警,理由是公司對此不知情、且該行為不合法合規。
本以為能就此告一段落,但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深陷15億擔保泥潭后,仁東控股不久后又發布了關于3.5億銀行短期貸款逾期的公告,彼時,公司的流動負債達23億元,其中有21.4億元即將到期,此外,還有3個月內到期的8.15億債務,而其凈利潤自上市以來最高也就1個多億,2020年又創下3.7億元的虧損記錄。
清流君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局。2021年10月,仁東控股暴漲暴跌的謎底揭開。原來,始作俑者是當年與德御系一同入主仁東控股的“牛散”景華。在2019年6月3日至2020年12月29日期間,景華竟利用了83個賬戶操縱仁東控股股價,但最終還是以虧損26.90億元告終,比當年虧了1個億的田文軍還要猛。
此后7月,仁東控股便被立案調查。近日,證監會對公司下發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原來,仁東控股2019年年度、2020年半年度報告中虛增了近8000萬的利潤,主要為虛構二級子公司合利保理對華訊方舟等4家公司的保理業務,以及虛構合利保理等3家公司的應收保理業務;此外,公司還有一筆1.8億元的重大債務違約也沒有及時披露。
對于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告知書》中公布了擬決定實施的行政處罰:對仁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50萬元罰款;對董事長、代理董秘霍東給予警告,并處以120萬元罰款;對總經理、副董事長、財務總監王石山、分管保理業務的副總黃浩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我是清流君,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