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談不攏就對美國科技巨頭下刀……")
?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當地時間4月9日,在所謂“對等關稅”僅生效幾小時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朝令夕改,又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90天征稅,期間保留10%的所謂基準關稅。歐盟隨后宣布,同樣暫緩90天實施針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加稅25%反制措施。
當地時間11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在這90天“緩沖期”內,歐盟尋求與美方達成一項“完全平衡”的協議。不過她也表示,若與特朗普的談判未能結束其對歐洲的關稅戰,歐盟已做好動用其最有力的貿易措施,并且將反制范圍擴大至美國服務業的準備。
特朗普和馮德萊恩在2020年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會晤 NBC
馮德萊恩向英媒透露,針對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歐盟進一步擬定的反制措施,可能會瞄準美國在與歐盟服務貿易中的巨額順差。如果美歐談判失敗,歐盟或將對美國數字科技公司加征關稅,其中可能包括對數字廣告收入征稅。
英媒指出,這項措施將在整個歐盟單一市場中實施,與各成員國單獨征收的數字銷售稅不同。這將對Meta、谷歌和Facebook等美國科技巨頭造成沖擊。
馮德萊恩說:“在這個(歐盟)市場,從事服務行業的公司,生意都做得很好。而絕大多數的服務,80%的服務都來自美國。所以,我們再次強調,希望通過談判達成一個對所有人都最為有利的解決方案。”
“我們正在制定報復措施。” 她進一步表示,這些措施可能包括首次啟用歐盟的“反脅迫工具”(ACI),以打擊美國服務業出口。
歐盟將ACI視作其“最強大的經濟武器”,這項工具不僅可以被用向進口商品征稅,還可限制第三國公司參與公共采購項目,或對服務貿易和投資設限。因其允許采取措施的范圍廣、影響大,ACI在布魯塞爾有“貿易火箭筒”之說。
馮德萊恩強調,具體措施將取決于與華盛頓的談判結果。“如果談判結果無法令人滿意,(歐盟)還有一系列廣泛的反制措施。”她補充說。
對于美國這場荒謬的全球貿易戰,馮德萊恩認為,特朗普的行為“徹底扭轉了全球貿易走向,使之進入一個轉折點”。
“毫無疑問,這是與美國(貿易)關系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她補充道,“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談及股市和債市的動蕩局面,她繼續說道:“(在這場貿易戰中)沒有贏家,只有輸家。今天,我們看到了混亂的代價…… 我們如今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其代價將是沉重的。”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資料圖
馮德萊恩還透露稱,歐盟委員會此前曾試圖與美國談判,但被告知要等到特朗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后。在這份關稅清單中,美國對歐盟加征20%的關稅。為了尋求談判空間,她曾公開提議對工業產品實施零關稅以示退讓,但在華盛頓幾乎沒有得到回應。
美國官員則經常抱怨歐盟存在非關稅貿易壁壘,如增值稅和產品標準。馮德萊恩對此表示,她愿意就協調歐盟和美國的標準方面展開討論,不過她認為取得的成果可能有限。
“我認為,審視我們在哪些方面可以協調規范和標準,以便商業活動,這絕對是值得一試的。所以我對此持開放態度。”她補充道,“但我們不應期望過高,因為之所以存在不同標準,通常是因為生活方式和文化存在差異。”
特朗普政府堅稱,歐盟在數字內容和市場權力方面的相關法規,實質上等同于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征稅。但馮德萊恩排除了重新審視這些被歐盟視為“不可觸碰”法規的可能性。
同時,歐盟也不會就增值稅問題展開談判。她稱,增值稅等同于美國的銷售稅,“這些都不在談判范疇內,因為這是我們的主權決定。”
據英媒報道,如果美歐談判失敗,歐盟將自動重啟針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報復措施。
除了可能針對服務貿易采取行動外,馮德萊恩透露,鑒于美國鋼鐵廠對歐盟供應的廢金屬需求龐大,布魯塞爾方面也在考慮對輸美廢金屬加稅等舉措。
談到全球貿易戰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馮德萊恩稱,無論與美國的談判結果如何,特朗普的政策都從根本上重塑了全球貿易關系,這也促使歐盟與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展開更多談判。
她說:“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有興趣與我們更緊密合作,共同平衡貿易體系,讓自由貿易真正在質量而非關稅方面展開競爭。”
這場貿易戰也引發了關于“如何實現世貿組織(WTO)的現代化、改革和穩定”。馮德萊恩說,“重點必須放在現代化和改革上,不能只是維持現狀,因為已經存在太多問題了。我的意思是,永遠不要浪費一次好危機,(利用危機帶來的契機進行變革)。”
若談判失敗歐盟將自動重啟針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報復措施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