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4月29日報道 從寶馬集團Designworks領導者到MINI設計團隊掌舵人,Holger Hampf正在將跨界思維深植于MINI品牌的設計創新中,為這個經典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在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網易汽車獨家對話MINI品牌設計總監Holger Hampf,一同探尋經典設計在新汽車時代的進化密碼。
Holger Hampf在Designworks 的豐富經歷為他注入了多維度的設計靈感。Designworks 這個匯聚多元創意的設計團隊,向來以突破常規、打造令人驚艷且持久吸引的設計語言為追求,而這份追求也深深烙印在 Holger Hampf 對 MINI 的設計思考之中。
MINI品牌設計總監Holger Hampf
他坦言,Designworks的經歷讓他更注重“環境引導型設計”——即車輛與城市環境、建筑風格的有機融合。
“MINI的設計精髓在于永不止步的創新精神,”Holger強調,“我們既要傳承英倫經典,又要賦予其當代魅力。”新一代車型中,經典圓形大燈、懸浮式車頂等標志性元素被重新解構,以更簡潔的線條和數字化細節呈現。這種“都市流動性風格”不僅是對城市美學的呼應,更成為MINI在電動化時代的設計錨點。
無論是原創經典設計,還是基于經典車型的迭代更新,如何處理傳承與突破的關系都是設計師都必須直面的難題。對于有著66年品牌歷史和眾多擁躉的經典小車品牌,Holger Hampf需要在深入理解歷代MINI車型的設計表達和共同語言的基礎上,具備敢于打破常規、以全新視角探索創新的能力和勇氣。
當被問及“在經典之上創新是否更難”時,Holger Hampf用“精妙的平衡藝術”闡釋新時代MINI的設計哲學:“第一步,尊重傳統;第二步,徹底放手,以全新思維去創作;第三步,將經典與創新融合。”
MINI品牌設計總監Holger Hampf
以MINI的賽車基因為例,用戶對JCW性能純粹性的要求達到120%;對現代生活方式的詮釋,比如舒適性和科技感,MINI也要做到120%的純粹;而在英倫經典元素的傳承上,則要保持100%的辨識度。“這三者必須清晰、強烈地表達出來,不能模糊或割裂,否則會讓消費者產生認知混亂。MINI的設計必須讓人一眼就能理解它的品牌宣言——既致敬歷史,又面向未來”。對MINI的設計師來說,他們既不能過于保守,也不能過分激進,只有找到那個完美的平衡點,才能創造出真正令人信服的作品。
“若設計過于保守,會顯得乏味;過于激進,則可能失去靈魂。”這種平衡甚至延伸到細節取舍——新一代電動MINI保留實體啟動按鈕,卻在交互系統中引入增強現實HUD,既致敬機械美學,又擁抱數字未來。
在Holger Hampf看來,經典元素不能成為化石,而需被重新編碼,才能跨越時代。
電動車時代,電池的重量與體積似乎與MINI的輕量化基因背道而馳。對此,Holger給出了明確答案:“MINI的使命不是與其他品牌比拼續航里程,而是為城市而生。”
他將純電動MINI設計原則歸納為三大要點:輕量化車身、短途場景適配、美學與效率平衡。通過優化電池布局和材料應用,新一代電動MINI Cooper也試圖在加速性能與續航里程、車身重量與體積、美學與效率之間尋找最佳平衡。
“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思考一個問題:小型電動車是否必須追求駕駛速度非常快?續航里程是否一定要達到800甚至1000公里?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更輕量化的車身設計,打造一款真正為城市而生的車型。MINI并不打算與其他品牌在長續航或超大電池容量上競爭,這不是MINI的風格定位。我們是為短途出行、都市通勤而設計的車型。”
市場調研顯示,大多數MINI車主主要在家庭或城市環境中充電,而非依賴高速公路上的充電設施。Holger認為,都市場景才是MINI電動車的典型使用場景。
“我們的目標不是盲目追隨行業趨勢,而是專注于為城市生活這一典型應用場景提供最合適的電動出行解決方案。”這是MINI品牌的“城市電動哲學”。
在傳統認知中,Nappa真皮、實木飾板是豪華內飾的代名詞,但MINI選擇了一條更具挑戰性的道路——用100%可回收材料打造高端質感。
在材質選擇上,MINI采用了大量100%可回收的高端織物,其觸感與視覺表現不遜于傳統材質,甚至更輕盈、更具科技感。
MINI品牌設計總監Holger Hampf
“真正的豪華應通過感官體驗傳遞,”Holger談到,更重要的是這一可持續理念并不僅限于材料的使用,而是貫穿MINI車型的全生命周期:“昨天我去參觀了MINI本土生產的工廠。在中國本土生產的全新電動MINI Cooper和全新電動MINI Aceman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確保從生產到使用的每個環節都踐行可持續的綠色承諾和環保理念。對我們而言,可持續發展不是某個階段的附加要求,而是融入品牌DNA的核心價值。”他補充道。
作為有著66年品牌歷史的經典小車品牌,新一代MINI需要保留其獨特的英倫風格,但這種經典元素必須用現代的設計語言重新詮釋。以全新一代MINI Cooper為例,其經典的四輪四角設計、懸浮式全平車頂、標志性的微笑前臉、六邊形中網,以及二八理念等設計元素得以延續,而更大的前臉開口、更立體的尾燈和包圍設計、創新的OLED圓形中央顯示屏等則在科技感體驗上努力緊跟潮流。
而另一方面,在特斯拉引領的“去按鍵化”風潮下,當前大部分純電動產品采用了無實體按鍵設計,MINI則逆勢而行在純電動產品上保留實體啟動旋鈕,保留傳統燃油車“點火”啟動的儀式感。
面對“復古框架能否承載電動化未來”的質疑,Holger Hampf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對MINI品牌來說,消費者渴望的不僅僅是“新”,更是“獨特”。用戶希望與品牌建立情感連接,就像記住一張臉、一段音樂或一件藝術品那樣,“MINI也希望成為那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品牌”。正如Holger Hampf所言,MINI的每一次創新,都讓MINI變得更MINI——不僅是外觀,更是駕駛時的感受。
電動化浪潮洶涌,“很多車看起來越來越炫酷,但它們未必能和用戶產生共鳴。外觀或許相似,但內在的體驗才是關鍵。就像智能手機,外殼可能大同小異,但里面的內容——音樂、照片、應用——才是真正個性化的部分。MINI也是如此,我們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
新一代MINI車型的設計在推向市場后引發了很多不同的聲音。許多長期支持MINI的車主也曾提出疑問,“這樣的創新是否過于激進?”
Holger以MINI在數字化領域的探索為例:高度數字化的需求并非中國獨有,全球市場都有類似的期待。因此,設計師必須精準把握平衡:如何通過設計體現數字化特色,同時避免過度或不足。比如,過度數字化可能讓用戶懷念實體按鍵的物理反饋,但完全回歸傳統又可能讓追求科技感的用戶失望。
“這種平衡是持續的挑戰,也是我們未來設計的核心課題之一。從中央控制臺到整體交互體驗,MINI的設計語言正在全面進化。這一切的關鍵,在于平衡。”
在電動化與數字化浪潮中,MINI的生存法則不是顛覆傳統,而是以更精妙的平衡術,讓每次創新都成為對品牌基因的再詮釋。
MINI品牌設計總監Holger Hampf(左)網易汽車主編 王昉(右)
當經典元素被賦予數字化表達,環保理念與豪華質感共生,電動化轉型緊扣城市脈搏,設計也應回歸其本質——解決真實需求,提供情緒價值,讓科技始終服務于人的體驗,以此連接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