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不久前,一位小仙女悄咪咪的問我:“那個。。。我買的大溪地黑珍珠,打孔的時候是為什么全是白粉?我是不是被人騙了?”
是不是被人騙了,J先生我先不評價,我只告訴你為啥打孔出來的粉是白色的?
一、珠核和珠層: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就是,珍珠分為淡水珠和海水珠,淡水珠通常為無核珍珠(除了愛迪生珍珠),整顆珍珠都是珍珠質;
海水珠通常為有核珍珠,珍珠質的厚度通常只有較薄的一層,通常來講,珠層的厚度從0.3 mm到0.5 mm不等。
小課堂:
通常來講,珠層越厚,珍珠的光澤就越強,但為什么海水珠的珠層要比淡水珠薄,光澤卻比淡水珠強呢?
因為,海水溫度較低,珍珠母貝分泌珍珠質的速度要比淡水養殖的速度要慢很多,生長周期也更長,但是海水珍珠的珍珠質包裹的更扎實、更緊密,淡水珍珠因為長得“著急”,反倒沒有海水珍珠的珍珠質緊實。
因此光澤上,海水珍珠要遠強于淡水珍珠。
所以,黑珍珠打孔為什么出來的都是白粉末呢?因為有顏色的珠層部分太薄了啊~而且打孔是一個連續動作,所以那一層薄薄的珠層留下來的粉末,肉眼幾乎還來不及看見就被珠核的白色粉末蓋住了~
二、實戰操作:
不相信嗎?沒關系,真的有人把珍珠切開了!
- 實戰操作一: Akoya 珍珠
真的有人切了 Akoya 珍珠,J先生只想說,有錢!任性!
這是一顆 Akoya 6.3 mm的珍珠,經過實際測量,珠層厚度為0.6 mm。
不要嫌棄人家只有0.6mm,實際上,在Akoya珍珠里,這個已經算非常厚的了,畢竟akoya珍珠的交易準則是要求其珠層厚度必須達到0.35mm而已。
小課堂:
GIA定義了一個關于Akoya珍珠珠層厚度的標準:
1、很厚: 整串珍珠中每- -顆珍珠的珠層厚度層至少有0.5mm
2、厚: 整串珍珠中珠層最厚的珍珠至少有0.5mm厚的珠層
3、中等: 整串珍珠中珠層最厚的珍珠至少有0.35- -0.5mm厚的珠層
4、薄: 整串珍珠中珠層最厚的珍珠至少有0.25-0.35mm厚的珠層
5、很薄: 整串珍珠的珠層厚度至少有0.25mm
- 實戰操作二:大溪地黑珍珠
熟悉大溪地黑珍珠的都知道,黑珍珠珠層普遍厚度為2 mm,為了讓大家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到其珠層厚度,這顆黑珍珠,人家一點一點的切。
這顆黑珍珠的大小是10.5~11 mm,這是切掉2 mm的樣子,依然沒有看到珠核;
繼續切了1 mm,已經能夠看到珠核了,可以看出來珠核是白色的。
這是又切掉了3 mm的樣子,中間珠核為白色,直徑達到7-8 mm,珠層為黑色達到2-3 mm,珠核與珠層結合緊密,無脫落感。
- 實戰操作三:南洋金珠
接下來,就是切南洋金珠了,這次選擇的金珠,直徑為10.4 mm。
直接對半切開之后就能看到,這顆珍珠的珠核極其之小;
實際測量后我們發現,這顆金珠的珠核只有3 mm左右;
這顆金珠的珠層真的是非常厚實了。
- 實際操作四:染色珍珠
說完了正經的天然珍珠,我們再來看看染色珍珠:
↑↑↑ 左:染色珍珠 右:天然珍珠
兩相比較,染色珠是很容易區分出來的,染色珍珠色澤上濃艷過頭,視覺上干澀暗淡,天然珍珠則更加溫潤、柔和;
切開之后,乍一看幾乎一樣,可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染色珍珠(左)的顏色從里到外都是一致的,而天然珍珠的顏色更像是從“心里”長出來的,中間更深,邊緣更淺。
推薦閱讀:
J先生說:
看到這有人想說,珍珠的珠層這么薄,會不會戴著戴著就磨損了,里邊的珠核就露出來了?
其實你大可放心,除非你天天用個銼磨它,或者用化學物質浸泡,不然正常的佩戴時不會出現“露珠核”的情況的。
也不用擔心珍珠掉到地上,珠層會開裂,人家日積月累好幾年才長成的怎么可能稍有磕碰就開裂呢?
盡管如此,佩戴珍珠首飾的時候也不應該大意,時刻牢記避免外力碰撞、避免酸堿性化學物質、避免高溫、定期清洗,才能延長珍珠的佩戴壽命!
來珠寶匠,花明白的錢,買真的好東西!一款好珠寶,讓您更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