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張愛玲曾說過,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重溫原著《雙面膠》,依舊唏噓不已。
六六這本小說可謂是滿足我對婆媳矛盾、婚姻黑暗面的全部想象,也讓我開始對赤裸裸的人性進行反思,爾后一聲嘆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胡麗鵑與婆婆,屬于完全不同的兩代人,上海兒媳婦與東北老太太。在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沖擊下,這兩個女人為了搶奪一個男人的疼愛而戰。
因為亞平的不作為,婆婆的過于自私與強勢,兒媳婦嘴上不饒人,這個家庭矛盾重重并接連發生了一系列的悲劇事件,值得我們深思。
第一次見面
在結婚之前,胡麗鵑與婆婆第一次見面,兩人和諧不得了,關系比親母女還要好。
到亞平家時,亞平媽媽就拉著胡麗鵑的手從頭到腳仔細打量,恨不得拿條大毯子將她從上到下裹起來,生怕她著涼,一個勁兒地問:“冷不?餓不?累不?”
亞平媽媽對她這個準兒媳婦非常滿意,還跟自己兒子交代:“你小子行啊!這么標致的一個媳婦,又俊又疼人兒,還是上海閨女,你可不能慢待了人家,我不答應??!麗鵑是個好閨女,我中意!”
婚前婆媳兩人見面,相見甚歡,麗娟甚至還回來跟自己親媽這樣說道:“不要你了!我有新媽了,不曉得多好,對我比對她親女兒都親。以后不要跟你一起過,我跟婆婆過。”
說這話的時候,胡麗鵑卻不知道命運早已標好了價碼,她想不到眼前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以后跟她的死對頭,非要鬧得你死我活。
第一次見面如此親密,并不見得亞平媽媽虛偽,而是因為陌生不了解而給予多一份尊重罷了。那時候的亞平媽媽也許并不見得喜歡準兒媳婦,而是希望自己兒子盡早娶妻生子罷了。
在這里給大家提個醒:
作為晚輩的跟準婆婆見面,要不卑不亢、客氣有禮,但也注意保持彼此的距離以及界限感。
感情不到位的時候,沒有必要過于虛偽討好,互相彼此尊重就好。第一次見面很順利的,并不見得日后就沒有婆媳矛盾,保持應有的距離很有必要。
婆媳矛盾
曾經的美好,不代表永恒的美好,歲月會讓感情漸漸褪色, 不是所有的藝術,都像斷臂的維納斯一樣恒久魅力。
結婚了以后,公婆來兒子家做客,小住一段時間,這婆媳矛盾就開始愈演愈烈。
婆媳兩人,她們因為彼此的生活方式以及理念不同,摩擦自然少不了。加之,亞平媽媽并不是省油的燈,她想要在兒子家里掌控一切,所以她一直沒事找事,希望趁機馴服兒媳婦,把兒媳婦改造成為貼心照顧男人“帶薪保姆”。
可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胡麗鵑怎么被馴服,她只好躲避,躲不開就反抗,兩人鬧得很不愉快。在胡麗鵑眼里,她婆婆活著就是為了虐待自己,不娛樂不消費,而且信奉“男尊女卑”的落后觀念,看到兒媳婦花錢就難受,就連吃多少塊肉都要逐一數數。
更為關鍵的是:婆婆沒有客人的思維,自以為“兒子的家就是自己的家”,處處以主人的姿態來待人處事,矛盾自然頻發。再后來,胡麗鵑經歷小產、亞平爸爸病危、兩家人的錢虧了清光,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
當亞平爸爸時日無多,急需大筆錢救命時,亞平媽媽拒絕了賣房子救命,而讓胡麗鵑回娘家掏錢,還責罵胡麗鵑各種不好。
對此,胡麗鵑這樣生氣地對婆婆說:“你有什么資格說我?世界上最壞的就是你。你家需要錢的時候我就是媳婦,你家要干活的時候, 我就是媳婦!除此以外,你當過我是你家人嗎?就你!還好意思說我!你自己丈夫生病了,叫你賣房子還不舍得,別說那房子有你丈夫一半的錢呢!笑里藏刀,口蜜腹劍,最毒就是你……”
婆媳矛盾就更加大了,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甚至連亞平與胡麗鵑的夫妻關系也岌岌可危。
隔代育兒
再后來,為了給亞平爸爸沖喜,亞平設計讓胡麗鵑懷孕。
但很不幸,亞平爸爸去世,就連抬到醫院時還交代:“讓亞平離婚”。你看看,胡麗鵑徹底被李亞平一家人排除在外,沒有人真正關心她、認可她、疼愛她。
在這種家庭瀕臨崩塌的情況下,胡麗鵑生下了一個兒子。因為要上班,不得已把孩子交給婆婆帶,也就是今天說的“隔代育兒”,這為最后悲劇人生埋下導火索。
婆婆不給孩子喝媽媽的奶,婆婆教孩子叫“奶奶”“叫爸爸”,但就是不叫“媽媽”。終于,有一天,9個月的兒子憋不住了,在麗娟不斷地重復‘媽’這個字的時候,兒子非常清晰地吐出一個“壞!”
無論怎么測試,寶寶毫不領情,干脆利落地反擊:“媽媽壞!”那一聲的“媽媽壞”從自己兒子嘴巴喊出來,胡麗鵑徹底崩潰、怒氣沖天了。然后,胡麗鵑跟亞平以及婆婆發生了沖突,亞平再一次動手打胡麗鵑。
但,婆婆并沒有阻止,她抱起孩子,邊抖邊捂住孩子的嘴,口中解氣地喊:“打,打!打死這個女人!就是她害了我們一家,打!”
小說的最后,胡麗鵑沒有了呼吸。而電視劇中則是婆婆去世了。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似乎兩個水火不容的女人,似乎只有一個“去世”,這個矛盾才能徹底解決,不然則是無休止的爭吵、爭寵以及仇視,家不成家,沒有幸福可言。
在《雙面膠》里,婆婆是沒有界限感的,她認為兒子家就是她家,兒媳婦賺的錢也是她兒子的,所以她也有權利干涉他們的衣食住行。她才是真正的女主人,兒媳婦不過是給他們李家傳宗接代的女人罷了。
這就是沒有界限感的婆婆,“鳩占鵲巢”,非要讓自己兒子關注她,只愛她一個,這種行為是何其的自私自利。
她永遠不明白,在兒子兒媳婦家,她只是一個外人,就應該看兒媳婦的臉色,而不是讓晚輩處處忍讓、順從以及以自己為主。
外人要有外人的覺悟,別鳩占鵲巢。
祝好。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