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精臨——毛松馥臨帖作品欣賞之二
毛松馥,1946年生,字韻谷,號庸齋,山東新泰市人,書法家,楷、行、草兼擅,尤長于大草。出版有《毛松馥臨帖作品選》《庸齋翰墨》(作品集),《庸齋詩稿》(其中論書詩100首)、1999年入編《山東中青年書法家叢書·毛松馥卷》等。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泰安市文化局、新泰市政府曾分別在新泰、泰安和省美術館為其舉辦書法作品展。毛松馥先生是早期山東書協會員,后來因為身體原因,自閉桃園,讀書臨池。他反復臨摹二王以下全部經典行、草碑帖,研究歷代書論,在此基礎上進行書論寫作和書法創作,成績斐然。有學者、書法家稱贊他“筆下具有豐富的經典藝術語言”,“于二王用功最深,故能含英咀華,旁及顏真卿、懷素、黃庭堅諸家,皆能追本溯源,允稱淵雅。”還有學者稱贊他“書有晉韻,詩有唐風”。
【藝林文苑述評】
毛松馥先生最近出版了一部《臨帖作品選》,由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發行,大八開,橫排本,裝幀精美,印刷精良,共收錄他臨摹的古代十一位書家的二十件經典作品,其中王羲之三帖,懷素三帖,張旭二帖,顏真卿二帖,黃庭堅五帖,虞世南、孫過庭、蘇軾、米芾、祝允明、王鐸各一帖。按書體分,楷書一件,行書八件,草書十一件,這個集子臨寫的都是高難度的經典名篇。另外還有他自己創作的書體、風格不同的九件作品,我們今天介紹的是臨《蘭亭序》篇。
《蘭亭序》帖是王羲之行書代表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對后世影響深遠。東晉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王羲之、謝安、孫綽等社會名流四十二人,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舉行修禊活動,流觴賦詩,匯編成集,大家拜請王羲之作序。是日羲之心曠神怡,拈鼠須筆,鋪蠶繭紙,文不加點,一揮而就。中間錯別字隨筆涂改,一任自然,文成千古名文,書成天下第一行書。時人傾倒,后人仰慕,好評如潮。細檢前人評騭,不外以下幾點:點畫精到,結字優美,氣韻生動,自然和諧。
毛松馥對于《蘭亭序》寶愛有加,幾十年心摹手追,雖不是時時臨寫,但時時在其心中。曾見其臨寫《蘭亭序》,常常是瞟一眼原帖即寫數字或數行,嘗背臨全帖而不失大體。既注重點畫、形體,更注重氣韻生動。他認為《蘭亭序》是王羲之為蘭亭詩集起草的序言,是在一邊思考一邊書寫的狀態下一揮而就的,里邊的改筆也是書寫過程中的常例,所以臨寫時不必一一鉤摹,而結字和氣韻則是臨寫《蘭亭序》的兩個要點,特別強調《蘭亭序》的自然美。他有兩首小詩以形象思維手法贊揚這一名帖:
其 一
曲水流觴楊柳春,書家清興在山陰。
等閑識得蘭亭面,一脈風流說到今。
其 二
越女浣紗戲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不愛鉛華愛清淺,人間最美是純真。
第一首以景喻書:蘭亭三月,楊柳春風,雜花生樹,草長鶯飛,好一派和諧美麗的自然風光,這不正是《蘭亭序》給人的感受嗎?
第二首以人喻書:好比當年西施與眾姐妹越溪浣紗,樸素無華,清純靚麗,爛漫天真,這種“純真”的美,正是《蘭亭序》的可愛之處。
毛先生的臨作,深得蘭亭序要旨,除點畫精美外,全篇一氣呵成,雖不及原帖多姿多態,但字與字,行與行顧盼揖讓無不安妥和諧,受到讀者的高度評價。
毛松馥臨王羲之《蘭亭序》
毛松馥臨王羲之《蘭亭序》全圖
(35cm×122cm)
敬請向右旋轉手機橫屏欣賞
附:毛松馥書岳陽樓記全圖
【責任編輯:齊揚】
↓ 點擊以下鏈接,賞讀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