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劉備、關羽、張飛,《三國演義》里的蓋世英雄,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攜民渡江;關羽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張飛長坂坡喝退曹操80萬大軍,義釋嚴顏,大破張郃。各種英雄事跡讓人欽佩,讓人佩服,他們的事跡廣為流傳,那他們所向披靡的本領和智慧是怎么來的呢?那就要追溯他們的一生了!看看他們的一生是怎樣的精彩!
劉備,他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因為父親死得早,日子過得也是艱辛,但他從來不曾埋怨,還以寬待人,禮賢下士,知人善用,后來在成都稱帝。他三顧茅廬求諸葛亮出山,前兩次因諸葛亮閑游出去,未曾見到,第三次諸葛亮晝寢未醒,他就拱手而立,靜候諸葛亮醒來,他也成功的感動了諸葛亮,成為了劉備的軍師。后又大敗曹操于赤壁,奪取漢中,自立漢中王。
他還攜民渡江,堅持讓百姓先走,親眼看著他們渡河才肯離去,這是何種大義,不顧自身安危,愛民如子。又因趙子龍七進七出,救出阿斗,他摔子于地,痛說為一子險些損我一員大將。他臨終托孤于諸葛亮,深信其心。劉備從小受苦,卻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待人真誠,收五虎上將于麾下,成為漢中王,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服輸,不認命的精神,成為他所向披靡的本領!
關羽,年輕時疾惡如仇,替別人鳴不平,卻不想惹上了官司,于是他逃跑了,開始了亡命天涯的日子。有人說他為了生計,打過鐵,賣過豆腐,賣過棗,但他從不認命,即使亡命天涯,他也喜歡看《左傳》和《春秋》,更是懂得用兵,他曾在曹操旗下溫酒斬華雄,曾單刀赴宴,曾過五關斬六將,手持青龍偃月刀,所向披靡!他在實戰中挑戰自己,戰勝自己,提升自己,他和劉備、張飛三英戰呂布,初遇趙子龍時,見張飛與其打得火熱,也加入了戰斗,他們互相戰斗,也在互相提升。他刮骨療毒,未曾出過一聲,足以見得他的堅韌,他的頑強。他手拿青龍偃月刀,即使曹操送其赤兔馬,日行千里,想的確實能夠見到兄長,于是才向曹操道謝。關羽這一生都在提高,他的本領是日復一日地積攢出來的,他從不言敗,他的一把大刀就八十六斤,他重情重義,為了兄嫂過五關斬六將,他是英雄!他在戰爭中提升,在戰斗中成長,他擅長領兵,他疾惡如仇,他路見不平,他從不言敗!
張飛,一員猛將,早年參加了反抗黃巾軍的隊伍,后結識劉備關羽等人,結拜為兄弟。他為人粗笨,不拘小節,說話吹胡子瞪眼,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粗魯的莽漢。他重情重義,關羽死后,張飛不顧勸阻一定要為關羽報仇。他義釋嚴顏,擁有一顆惜才的心,將其敬為上賓。他雖然像個莽夫,卻擅長草書,元代畫家吳振曾作詩評論過張飛的書法,恐怕吳國的黃象都難及張飛。他在長坂坡一聲大喝,嚇退曹操八十萬大軍,嚇死夏侯杰,更顯英雄本領。他從陣前小兵,一路奮斗,一路堅持,到最后的五虎上將之一,沒人知曉他的艱辛,他也從不曾表達出來。他睡覺從不閉眼,像是黑夜里前行的使者,不分晝夜,堅持著,自省著。他從最底層爬起,掙扎著,做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深義重。他的一身本領,是從基層一點一點累積,一點一點沉淀,他是不服輸的!
結語: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必然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劉備三人也是一樣如此,沒有人生來就是成功的,劉備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愛民如子,也正是因為他這份仁心,成就了他的一生。關羽疾惡如仇,重情重義,他和張飛一樣,在戰爭中提升,在戰爭中堅持,從不言敗。他們都一樣,一樣的堅強,任憑世間風霜雨雪,依舊保持本心,奮力向前,他們在戰斗中提升,在生活中提升,在困難中提升!他們心懷天下,他們心中充滿大義,他們心中情義比什么都重要,他們把生活,戰爭,當作每次提升自己的條件,或許這就是他們成就一身本領的原因,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