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辣椒,禁止搬運抄襲、AI洗稿,侵權必究)
你的電動車能跑多快?
朋友有一輛電動車是國標車,但被改速了,雖然儀表盤上依舊顯示25km/h,但實際跑得更快!按朋友的說法,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對,但是真的沒辦法,跑得太慢了。
根據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得超過25km/h,且需具備腳踏騎行功能。
即將于9月1日實施的新國標,雖對電動自行車的防火、阻燃、充電器保護等功能進行了細化,但在限速25km/h這一核心問題上卻未作調整。
從1999年20km/h到2025年25km/h,限速標準雖小幅提升,卻遠未匹配城市交通效率需求。
關于電動車限速25,目前有2種觀點:
支持限速的認為:25km/h的設計基于緊急制動距離和人體反應時間,可降低事故傷亡率。
反對限速的認為:城市通勤距離普遍超過10公里,25km/h時速需騎行20分鐘以上,效率低于地鐵和公交。
調查顯示,90%以上的電動自行車通過軟件或硬件改裝突破限速,實際車速普遍達到40-50km/h,部分外賣騎手車輛甚至可達70km/h。據統計,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中,超速行駛是主要原因之一。
央視曾多次暗訪調查電動自行車改裝市場,揭露了從銷售端到售后服務的完整灰色鏈條。
一方面,電動車廠家留“后門”,部分品牌控制器預設解速接口,經銷商僅需簡單操作即可解鎖。
另一方面,消費者購車后,商家主動提供解速服務,甚至簽訂“免責協議”規避責任。
更有甚者,直接銷售非法改裝的車輛,并配套提供假冒合格證、車牌等“一條龍”服務。
最關鍵的是,大家改裝電動車,就是為了依舊以“非機動車”身份上路,執法部門難以追溯源頭。
面對電動自行車的“速度焦慮”,也有解決方案是:若追求更高時速,可選擇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輕便摩托車(電輕摩)。
電動輕便摩托車(電輕摩)
屬性:機動車,需懸掛藍牌,駕駛人需持有F/E/D類駕駛證;
性能:最高時速50km/h,電機功率≤4kW,強制購買交強險;
優勢:續航可達80-100公里,適合中短途通勤。
電動摩托車(電摩)
屬性:機動車,需懸掛黃牌,駕駛人需E/D類駕駛證;
性能:時速>50km/h,電機功率>4kW,適合長途出行;
注意:部分城市禁摩,購車前需查詢當地政策。
簡言之,電摩最高時速可超過50km/h,電輕摩時速在25-50km/h之間,但兩者均需考取駕照、購買保險,并在機動車道行駛。
小辣椒總結
對廣大車主來說,選擇合規車型既是法律要求,也是對自身安全的負責。畢竟,速度不應以生命為代價。
那么,如何讓電動車真正成為“跑得快”又“停得穩”的民生工具,相關部門急需破解這一難題。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創作不易,感謝您點亮?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