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一種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發病機制復雜,臨床特征就是持續性的白蛋白排泄增加和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下降,最終發展為終末腎臟疾病。全球約有30-50%的終末期腎病是由糖尿病腎臟疾病所致。糖尿病腎病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發生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
2021年的《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診療中國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腎病的蛋白尿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而增加。
指南指出,有8種因素可能會導致糖尿病患者腎臟損傷的發生,最后發展為腎衰竭。
年齡:
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臟各方面機能不斷衰退,且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更容易發生腎臟損傷。
體重指數:
體重指數超過35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風險是體重指數小于25人群的7倍,減重可顯著降低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進展風險。
吸煙: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吸煙量越大,尿蛋白量越高,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越高,戒煙或者減少吸煙預防是控制糖尿病腎病進展的重要措施。
高血糖:
血糖高是糖尿病腎病發生的基礎和根本原因,嚴格控制血糖可以大降低糖尿病腎病發生的風險。有研究證實,糖化血紅蛋白每降低1%,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發生風險降低37%。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腎病均為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互為危險因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存在增加糖尿病腎病發生的風險,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糖尿病腎病發病率為不合并糖尿病視網膜患者的5.54倍。
高血壓:
高血壓可導致腎臟損害,也可以促進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嚴格的血壓控制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嘎站。研究表明,收縮壓超過140mmHg的患者,腎功能以每年13.5%的速度下降,而收縮壓小于140mmHg的患者,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僅為1%。
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脂質易于沉積,長期的高糖會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存在驗證及損傷,脂質更容易沉積在損傷部位,進而加速血栓的形成,這種惡性循環加速心血管及腎臟等的損傷。
蛋白尿:
蛋白尿可反映腎小球內皮功能受損,蛋白尿的升高與腎功能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以上8點均會加快糖尿病腎病的進展,不想出現腎衰竭,快按照以上要求好好地控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