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水華 甜怡
圖 | 地道風物
某一年,蔡瀾做客綜藝節目時,曾經向火鍋開炮,說它是最沒文化,應該消失的料理。
蔡生說:“火鍋很難看出烹飪者的用心,只需要切好菜倒進鍋里煮一下就可以了,都不知道那些食材是否新鮮!”
此言一出,很快遭到全網反攻,尤其是吃著火鍋長大的川渝人民,都忍不住反問:“牛油和各種香料炒的底湯不是烹飪者的用心嗎?鵝腸、酥肉、魚片、郡肝這些不同口味、不同質地食材的分切厚薄不是烹飪者的用心嗎?”
事實上,作為出生在新加坡、定居在香港的潮汕人,蔡瀾深諳“雞有雞味、魚有魚味“的粵菜世界觀。不止一次地,他盛贊過廣式打邊爐和京式涮羊肉“鮮、純、爽”;但對于川渝紅油火鍋,他始終認為“沒文化”。
No.1壹
蔡瀾敵視火鍋的原因,藏在川菜和粵菜的理念差異里。
當然不是辣:辣椒在川菜里的廣泛應用不到200年,其傳承積淀,還不足達到登峰造極。
相反,相當一部分的頂級川菜,都是不辣的:比如開水白菜、雞豆花、肝膏湯、芙蓉雞片。
清鮮、純粹,不僅是川菜的臺柱子,更代表了中式飲食審美的最高標準——但是,怎么區分它們與淮揚菜、粵菜的區別?
其實,不管是《蜀都賦》里描述的“調夫五味,甘甜之和”,還是《調鼎記》里描述的“撒以椒面、蔥花、香蓀,吃之甚美”,又或者是今天川菜典籍描述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調味,一直是川菜最核心的要義。
粵菜以“少放、不放調料”為榮,資歷豐富的大師們,往往會在做完一桌菜后,擠眉弄眼地問你“我只放了鹽哦,有沒有喝出湯里的鮮甜”。如果你回答:“嗯,真的有甜味”,大廚會很得意地接話:“我沒加糖,都是食材里本來的味道”。
川菜則恰恰相反,在上齊了大菜之后,還會儀式感十足地請出蘸碟、底湯。當你對師傅手藝贊不絕口的時候,對方會高深莫測地告訴你:“這是全四川只有我能調出來的味道,是我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秘方。”
無論是開水白菜、雞豆花、麻婆豆腐,還是肝膏湯,本質上,這些川菜都是借廚師的妙手,以更好的滋味,替代白菜、雞脯肉、豆腐和豬肝本來的味道,使其蛻變呈現出嶄新的模樣。它們與粵菜白切雞、清蒸魚、燒鵝、老火靚湯,基于完全不同的飲食邏輯。
紅油火鍋,就是川菜“調和百味”的典范之作。也是蔡瀾為代表的粵菜聚落,最難接受的料理。
No.2貳
日本人從平安時代起就制作“鲊”:將魚放進熟米飯里密封起來發酵,這不過是種給魚保鮮的手段。今天人們常吃的、加了醋的熟米飯壽司,反而是“鲊”中本來作為發酵介質的米飯反客為主的食物。
熟米飯壽司最早在小推車上走街串巷販售,但這典型的平民食品今天不僅登堂入室,“sushi”還被視作日本飲食文化的符號。
十九世紀以前,披薩一直是富人們不拿正眼瞧的“下等”食物,在面餅上放上蔬菜和肉類烘烤后食用,美味而易于飽腹。到了19世紀末,因為某位貴族的喜愛,披薩才成為上下階層通吃的食物,直至現在風靡全世界。而披薩,已成為意大利的美味標志。
凡是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代表的食物,大多具有群眾基礎廣泛、上下階層通吃的特性。川渝麻辣火鍋也不例外。
中國川渝地區的麻辣火鍋,為勞力者們果腹而生。他們有時徹夜勞作,下工后聚在一起以這種方便、刺激的鍋子果腹,火熱的燙食與辛苦的勞作、潮濕的氣候、辛辣的燒酒相搭配,是工人們易得且難得的舒坦愜意。
90年代以前,川渝兩地本是一體。今日聞名全國的郫縣豆瓣,那經由發酵產生的奇妙香氣,是麻辣火鍋里絕不可缺的一部分。豆瓣既可作調料蘸食,也可作為炒制后為鍋底增香。今天我們吃到的麻辣火鍋,是川渝兩地協同合作、共同打造的口味。
現在的火鍋不再“下里巴人”,而是早已登堂入室。相比那些遠在廟堂之上、價位令人望而卻步的山珍海味,類似重慶火鍋這類為平民服務、標準亦可高可低的美味,更讓人欣賞和喜愛。
攝影 余堯
去年6月,中國國家地理旗下,專注于地理與風物挖掘的團隊“地道風物”,組織了包括陳曉卿、扶霞、小寬、張佳瑋在內的中國最頂級“寫吃”作者團隊,創作了這本《火鍋》。
作為食味藝文志的代表,甜怡參與了這本書的編撰工作。
與編輯探討稿件的過程中,我們的腦海里不斷回憶著重慶火鍋店里的裊裊煙氣、沸騰紅湯、還有香味不住地從鼻子鉆入腦子里去的感受。
那是美好的回憶。畢竟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比吃飽、吃好更重要的事情了。
麻辣火鍋這樣一種特別“下里巴人”的食物,現在成為了地區的標志,而且無論高端商洽或普通友聚,負責接待的一方必定安排一頓酣暢淋漓的火鍋,不然如何表達自己真心熱情接待的情誼。
雖然重慶火鍋早已占領全國,但無論老板如何強調正宗,如何還原了大師傅的炒料技術,總不如在重慶吃的如此那般上頭和過癮。
或許是頭頂少了多云濕冷的天蓋,耳旁少了熱情喧鬧的西南官話。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強調某樣美食務必去當地吃,體驗的不僅是味道,更是那在地的氛圍。
攝影 胡曉平
地道風物的這本《火鍋》,從麻辣火鍋的起源、發展、未來、食材等等角度,全方位地把“火鍋”給寫透了。
經過半年多的籌備,今年1月,《火鍋》終于面市。
在出版方“討價還價”后,我們為大家爭取到了些福利。首版數量不多,五本《火鍋》,將以微博抽獎的形式送出。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老魏“吃心不改魏水華”的微博即可參與抽獎。1月10日開獎。
收到書的你,歡迎在書里看我們的文字,也歡迎到甜怡的公眾號“咸蛋旅行社”留言互動,探討你關于麻辣火鍋的美好回憶。
Guess you lik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