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亞位于非洲東北部,原是其鄰國埃塞俄比亞的一個省,歷史上曾長期被埃塞俄比亞統治。
這個非洲小國,平時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要不是喜歡紙幣收藏,恐怕到現在我也不會去了解它。
厄立特里亞國旗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亞正式從埃塞俄比亞獨立。
由于長期忙于戰斗和抗爭,戰時的政策和體制造成了資金和勞動力短缺,沒有機會發展經濟,因此,厄立特里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因為曾經是鄰國埃塞俄比亞的一部分,受埃塞俄比亞的影響極大,厄立特里亞獨立前和獨立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使用的貨幣都是埃塞俄比亞的貨幣“比爾”,直到1997 年11月,厄立特里亞才正式發行了本國的法定貨幣“納克法”。納克法的輔幣為分,1納克法=100分。
厄立特里亞銀行發行的納克法效法了現代美元的部分印鈔理念,其紙幣不同面值的票面大小一致,均為140x70毫米,紙幣顏色比較低沉。
1997年發行的納克法紙幣是首發版,其紙幣顏色與美元雷同,以淡綠色和棕黑色為主,零星地使用紅色黃色。
這一版紙幣有1、5、10、20、50、100共6種面值,從5納克法開始,紙幣正面左側增加了較寬的防偽條。這版紙幣的具體票面如下圖:
1997年發行的1納克法紙幣
1997年發行的5納克法紙幣
1997年發行的10納克法紙幣
1997年發行的20納克法紙幣
1997年發行的50納克法紙幣
1997年發行的100納克法紙幣
厄立特里亞紙幣的設計風格很固定——正面為三人的組合頭像,是其國內各民族人物的代表形象,背面則為其境內的建筑、自然景觀以及生產生活場景等。此后各年份發行的紙幣都沒有改動這個設置,并且相同面值的紙幣票面圖案相對于首發版是恒定不變的。
2004年,厄立特里亞發行了50和100面值的納克法紙幣,和1997版紙幣的票面圖案一致。
50納克法面值的紙幣顏色更改為淺黃和棕紅色,100納克法紙幣顏色改為淺黃和藍黑色,如下圖:
2004年發行的50納克法紙幣
2004年發行的100納克法紙幣
2011年厄立特里亞單獨發行了一枚50納克法的紙幣,紙幣顏色更改為暗綠色和橄欖色(暗黃色),和前面兩版紙幣相比,色彩略微有些明快,但仍未脫離色調低沉的窠臼。
2011年發行的50納克法紙幣
2012年,厄立特里亞發行了10和20納克法面值的紙幣。10納克法面值的票面顏色為棕黃色和淡黑色,而20納克法面值的票面顏色變成棕黃色和藍綠色交匯,如下圖:
2012年發行的10納克法紙幣
2012年發行的20納克法紙幣
2015年發行的紙幣也是1、5、10、20、50、100納克法6種面值,相當于整體重新改版了一遍。其中1到50面值的紙幣的顏色都是黃棕色和淡綠色交匯,而100納克法面值的紙幣則是棕黑色,并且紙幣上標記的年份是2011年。
2015年發行的1納克法紙幣
從以上實物圖可以看出,從1997年至今,除了個別微小細節,厄立特里亞發行的所有紙幣的票面圖案幾乎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是紙幣的顏色。從收藏的角度來分析,我覺得這種印鈔理念既有新穎之處,也有枯燥乏味的弊端,到底好不好,這就見仁見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